城区市场份额,基本占领农村市场,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期间,邹平、沾化两县基本达到上述目标;博兴、惠民两县全面完成乡镇直营店、便民店建设,村级配送率达到60%以上;阳信、无棣、滨城三县基本完成乡镇直营店、便民店建设,村级配送率达到50%以上。
(二)大力促进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要大力推进强强联合,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建立持久稳定的化肥货源渠道;整合分散的农资网络资源,加强配送体系建设,有序发展系统内部的合作,进一步优化网络布局和质量;努力完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一体化服务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大力推广环保、质优的新型农资产品。通过重组、整合、新建等形式,实施县域配送中心对农户的化肥直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扩大化肥直供规模和增加农化服务内容,将农资经营和农业生产服务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力争达到80%的市场份额。一是市供销社将在大村或人口密集的区域建立农资直供点,实现农资直供量的增加和面的扩大,达到减少供应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力争农资直供量达到4万吨。二是依托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探索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农资经营基础较好、网络健全的县区社,加大措施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形成比较完整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社“庄稼医院”、“专业合作社”、“测土配方施肥站”等组织的作用,指导农民安全、合理、有效用肥用药,全方位为农业服务。三是大力净化农资市场,改进经营方式。各县区供销社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工商、质检等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另一方面成立农资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以信誉占领市场。为保证农资质量,全市供销社将大力推进“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六统一”经营模式,以有效地维护农资市场的秩序和农民的利益。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乡镇直营店29处,建设县级配送中心3处,乡镇级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11处,发展村级便家店520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各县区合村并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以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依托,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三务一体”(村务、商务、服务),“三个结合”(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代理性服务)的要求,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组织上实行成员制、经营上实行配送制、服务上实行合作制),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健全运营机制,确保实现企业得发展、供销社树形象、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00个。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选准产品、示范种养、发展基地是做好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结合我市农民种养习惯和农村实际情况,选择覆盖面广、增值空间大或有地域特色的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做大做强或做出特色。围绕选定好的产品进行示范园建设,帮助农民利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以产业化的标准、科学化的操作规程、生产出适销对路,收益高的农产品。在示范园成功的基础上。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吸引农民加入,组建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在产品商标注册、标准化控制、产品认证、包装策划上,对基地实施全方位服务和管理,做好基地的农产品直接与超市和商场对接,打造到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到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将以标准化农产品规模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中,使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供销社基层组织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建设农产品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