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超市合理配置,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市场流通体制。通过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的联系,广泛提供信息、科技、加工、销售等服务,推动农产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商品标准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通过完善市场检测机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
(五)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完成社属企业改革重任。全面推行以社属企业改制和基层社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制方式,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以产权为纽带,构筑全资、控股、参股、合作的组织框架;以主要商品经营和培育骨干企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为手段,建立社有资产进退机制;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标志,构筑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改革,使之更好地集中精力抓好系统自身建设和为“三农”服务,努力建设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而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向社会,实行全方位开放办社,通过组织开放,广泛吸收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和城乡合作经济组织加入联合社,或为其提供服务。通过产权开放,鼓励社有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效应、占领市场、扩大购销、实现双赢为切入点,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通过人才放开,广泛吸收优秀经营人才,招贤纳士,实行能人办社。通过经营放开,拓宽供销社的服务领域,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全方位开放,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服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合作经济组织。
(六)抢抓机遇,下大气力抓好项目建设,提高供销社核心竞争力。通过大力实施“以工兴社”战略,广泛引入社外其他经济组织的先进管理经验、吸收社外先进技术和资金,争取更多的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振兴供销社事业的产业化项目。要把项目建设当作实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和主攻目标来抓,高度重视,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抢抓机遇。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以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和商贸流通项目为重点,真正在全系统形成“项目兴社”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利用五年的时间,全面增强壮大系统实力,建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经济效益显着的项目,打造出供销社的效益支柱企业。
(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针对性的实施基层社改造,夯实供销社发展基础。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必须彻底改变目前基层供销社基础差、功能弱、面貌旧的落后面貌,重新塑造起供销社在最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利用五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对全市基层社的改造任务,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实力。要坚持改革方向,坚持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开放办社,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改造,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稳妥推进全市基层供销社改造建设。积极吸纳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遵守合作制原则的各类合作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共同搭建为农服务平台。
五、“十二五”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和改革的重点项目
(一)大力促进日用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颁布的《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行业规范》要求,以县城为单位,以县区供销社为主导,在县城建立日用品超市有限公司和配送中心,在乡镇驻地、农村社区和重点大村建设直营店(超市),联合基层供销社大力发展村级加盟店(便民店),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以连锁配送、超市经营等新型业态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日用品现代经营服务体系。重点围绕壮大龙头公司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完善和提升配送中心物流、信息服务功能,扩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