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民所用。重点是按照高标准建设设施的要求,认真选择一批促进供销事业发展的重大支撑项目,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其倾斜,以重大支撑项目为龙头,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网络,促进全市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的提升。
6、坚持联合发展,新建和改造并举的路子。联合发展是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参与市场经营的战略选择。要创新思路,放眼全局,以资本、技术、劳动和品牌为纽带,通过市场运作,推进系统内外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现由传统“竞争”到新型“竞合”的转变,以规模优势和联合优势提高供销合作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以新建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改造、扩大并夯实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基础。
主要目标:
(一)销售(营业)收入:年完成764.4亿元,到年力争达到1077.5亿元。
(二)利润总额:年完成28.5亿元,到年力争达到41.5亿元。
(三)上缴国家财政总额:年完成23.2亿元,到年力争达到45.2亿元。
(四)工业产值:年完成701亿元,到年力争达到1226亿元。
四、“十二五”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在繁荣农村市场上有所作为。利用五年时间,在全系统构建完善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五大营销网络体系,全面提升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拓宽服务领域、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构建既立足企业实际又较为统一的网络与产权、组织与机构、经营与管理模式,尽快在全市建立起农民用得上、信得过、靠得住的为农服务载体。“十二五”期间,各县区供销社要建成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资三大商品配送中心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大胆探索其它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二)突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助农增收的作用。通过改革、重组、引进、联合和开拓经营,在骨干行业中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商贸流通型、市场带动型的龙头企业,并争创精品、名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要精心培育,做大做强,真正发挥其在促进农业区域布局、农产品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项目,迅速落实措施,尽快论证立项上马实施。
(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助农增收富民强社。全市供销社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网络优势,急政府所急,尽供销社所能,办农民之事,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兴办、领办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原则,做好专业合作社的领办、新建工作。要重点围绕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发展新的行业协会,引领专业协会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一个更高层次、更广阔的公共服务平台。要植根农村,切实践行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在服务中与农民连心,在经营中与农民连利,在为三农服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积极促进市场体系建设,为农民进市场提供桥梁和载体。结合全市市场体系建设和小城镇建设,逐步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农村集镇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在县以上的中心城市建立大中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综合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功能,扩大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形成以市县批发市场为骨干、大中城市批发市场为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