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龙头企业集群,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480家,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8-10家。积极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市级现代循环农业示范企业达到20家,促进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产业链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涉农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10个以上,使更多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构建形成龙头企业成群、专业合作社成网、生产基地配套、联结关系紧密、带动能力强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六是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积极协调督导60个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年内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165万亩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强化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功能,市、县、乡、村各级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速测体系。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以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年内集中抽检5次以上,抽检合格率力争达到98%以上。开展三品认证年内总数达到240个,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七是突出抓好农业新技术推广。至少推广100万亩;2夏玉米一增四改一晚技术,努力突破200万亩;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推广商品配方肥180万亩以上;4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综合防治技术,通过扶持和建立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技术队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60万亩;5绿色控害技术,重点在果、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杀虫灯、粘虫胶、色板诱杀、防虫网、设施保护、生态调控等先进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全市推广60万亩;6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要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着力扩大秸秆还田面积达150万亩以上;7农村沼气应用技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和应用步伐,新建沼气池5000个,积极试验探索沼液、沼气新用途,搞好配套服务,充分发挥沼气建设项目效益。
八是突出抓好首届中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博览会及服务型市场建设。扩大对外宣传,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外涉农展会和经贸洽谈活动,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展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产品贸易;加强服务型市场建设,重点搞好现有4处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努力拓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等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信息传播手段的作用,逐步建设成体制健全、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信息可靠、流通舒畅的服务型市场体系。
九是突出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责任人员,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水平、上档次,突出抓好已公布的16处重点示范园区建设。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要求,现有农业示范园区中,择优培植1-2处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农业示范基地成为设施完备、配套齐全、品种优良、技术高新、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效益显著的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基地,真正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十是突出抓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认真研究投资政策,不断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落户滨州。立足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制定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狠抓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