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方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稳定政策,强化基础,完善制度,提高能力,管理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和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二、具体目标任务
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基本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管理科学,制度完善,体系完整,水平适度,运转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管理和发放监督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实个人帐户;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信息网络管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将非公有制、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三、主要政策措施
1、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办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重点是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定期向职工通知个人帐户记载情况,使城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效分解老龄化的风险与压力;逐步理顺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途径。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保障体系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政府能承受,被征地农民能接受,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
2、失业保险。加强失业保险调控工作;继续做好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逐步将事业单位、私营个体企业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信息网络建设,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继续做好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发放,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继续加强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3、基本医疗、职工生育保险。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实现医疗保险对象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保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等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到年,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力争将所有城镇劳动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之中,形成比较规范、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多渠道筹资机制趋于完善,医疗保险基金实现良性循环,医疗保险信息和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体化管理,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基本到位。积极建立我市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