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考虑人才投入。要在市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级党委领导负责、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6、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要继续坚持按需培训和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加强处级、分(县)局级领导干部管理科学和领导能力培训;加强新任科(所)级领导干部任职能力培训;同时加强各级各类干部的监管执法能力培训,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不断提升全市工商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
7、不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要不断探索适合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学习和工作实际的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理念、模式、内容创新。要加大信息网络应用力度,通过互联网拓展培训空间,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要广泛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专题研讨、实地考察、多媒体教学等培训方法和手段进行培训。要继续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委托培训、自学等形式加强学历培训。要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中引进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力、团队建设等培训内容;要在一般干部培训中普遍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要针对一些专业分局和监管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房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目培训。要继续开展以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特色的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多样性和科学性,提高人才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执法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8、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增强人才培育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培养、推荐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同志,担任培训基地的兼职教师。要根据培训工作需要,聘请一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师资队伍。要加快教材建设,市局、各分(县)局各相关业务部门要抓紧编写一批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的培训教材,编写一些基层执法工作急需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新、适合干部自学的案例教材和工作手册,全面增强人才培育能力。
9、加强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设备和干部培训基地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不断促进培训基地提高办学质量。
(三)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合理调整人才布局
10、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坚持按需引进、充实基层、合理配置的方针,在做好全系统人才调研的基础上和编制定额内,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法律、文秘、计算机、外语、金融、房地产等专业人才和工商行政管理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11、合理调整人才布局。以基层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第一线工作,进一步充实和改善基层工商所和部分县工商局的人才结构。
(四)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用好现有人才
12、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包括基本素质、岗位胜任能力、使用意向在内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全面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作为干部职务升降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13、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切实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在人才使用上实行“能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