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2009年上半年,我局下发了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要求各校把预防学校安全事故提高到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我县中小学校充分利用集会、周会、班会、广播、板报、图片展览,请司法、公安、交通、消防、卫生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上课、举办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雷电、防火灾、防盗窃、防拐骗、防地震、防楼梯挤压踩踏等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演练。各中小学校还能积极配合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一些学校周边的“三无”摊点、黑网吧、不法分子的侵扰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整治,为学校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学生食堂的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县各中小学校都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高度、从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各校都成立有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把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建立健全校园食堂管理制度。各学校切合实际建立了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并上墙公示,接受教师学生的监督。建立了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每种食品留样不少于100克,注明日期、餐次、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以备检验。同时,建立了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建立完善了学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和台帐记录制度,建立了学生家长参与伙食监督制度。全县中小学校都建立有由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参与的“食堂伙食管理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学生、家长对食堂管理的意见。
3、中小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扎实开展
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南府办[2009]127号)要求,我县中小学校立即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对学校的教室、围墙、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室和办公室等场所,对照检查项目,逐项逐条认真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治,建立台帐,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确定解决措施,确定解决时限。如有些学校在安全排查中发现消防设施不足,照明灯数量不符合标准,安全指示标志不明,电线老化,墙体裂缝,护栏高度不够,学生带火种、管制刀具进校等安全隐患后,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目前,全县中小学校都能对实验室的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易燃易爆等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对食堂采购、加工、出售等多处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认真排除事故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防控手足口病措施有力并取得实效
自我县学校(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