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0年人才要点
提供人才保证
12、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振兴工程。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选派一批边疆民族地区党政领导人才到中央国家机关、发达地区和省级机关挂职锻炼;举办全市科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信息库。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等措施,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继续组织实施“千名农科人员进百村入万户帮扶致富奔小康行动”,抽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各部门的科技人员进驻村社开展科技扶贫;结合“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实施,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继续开展推荐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
13、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抓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技能要求,以市县农广校为基地,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绿色证书培训,计划培训3800人;抓好“新农村科技带头人培养计划”。对农民开展以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及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200人次。加大乡村农技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1期,重点培训乡镇农科骨干200人;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电脑农业技术和农村沼气池技术为主要内容,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7500人次;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计划培训6000人,实行有序输出1300人;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依托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保山分校,主要招收高中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进行培养学习。围绕“百万农民学科技奔小康”行动,切实抓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函大)的招生教学工作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围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对农技协理事长、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的集中培训和引导支持,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围绕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五个一”帮扶活动,组织城市党员干部、科技人员结对帮扶农村党员,培养一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按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做好选聘680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和考录乡镇公务员力度。
14、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组织实施好中小学校长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成教师招聘和首批特岗教师聘期届满考核转正工作,积极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继续实施《保山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意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完成全市初级中学校长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高中课改教师培训等工作。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广开师资来源渠道,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制度。
15、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实现一村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目标,抓紧培训一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启动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抓好各教学点的招生工作。举办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骨干医师培训班,积极选派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继续组织实施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滇沪合作项目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加强社区卫生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的人员进行培训。以“
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 工作安排 年度工作计划 财政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党委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计划 医院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工会工作计划 卫生工作计划 建设工作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 环保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统计工作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 行政工作计划 粮食工作计划 劳动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旅游工作计划 司法工作计划 物价工作计划 后勤工作计划 城管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国土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广电工作计划 质监工作计划 医务工作计划 地税工作计划 交通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活动计划 团委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