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公安要点
训活动。以省警察学校为依托,保证三分之一的民警参加省厅举办的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以州局各业务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为主,为基层培训业务骨干。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建设和社区及农村牧区警务战略,开展以学规范、学方法、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轮训活动,大力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积极倡导“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练兵方式,将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心理健康纳入培训内容,立足本职开展实战演练。
11、突出练兵重点。围绕民警提高执法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为重点,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原则,深入组织开展训练工作。围绕各警种基本的、岗位常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民警开展“一口清”训练,做到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做到领导干部带头训练、紧缺人才重点训练、年轻民警全面训练、落后人员加速训练,促进训练的有效性、针对性。
12、强化质量评估。选调人员组成教育训练督导组,指导推动各部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升。采取随机抽考的办法,逐级组织苦练基本功检查评估和比武竞赛,检验苦练基本功成效。
四、突出素质养成,巩固深化正规化建设成果
13、建立队伍管理平台。注重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建立队伍管理综合平台,解决日常管理工作中细节掌握难、监督考核难、学习交流难、基础台帐和信息整合难等问题,提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4、加强民警作风建设。注重“软件”建设,继续抓好《内务条令》、“五条禁令”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把警风建设贯穿到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入开展民警作风养成教育,提升民警的职业素养,提高队伍的软实力。
15、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谁执法、谁负责”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领导执法责任制、民警执法责任制和执法协作责任制,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加快执法信息化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对重点执法岗位、执法环节全过程监督的工作机制,形成完备的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升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的满意度。
五、优化警察形象,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16、加强正面典型宣传。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了解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新举措、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三基”工程建设和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联系,拓展宣传渠道,努力营造公安宣传氛围。
17、开展警民互动活动。将“警民相约警务室”、“民警进万家”等警民互动活动纳入常态化轨道,完善经常性警民互动机制,强化警民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警察公共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进警民沟通、交流,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警民和谐。
18、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舆论引导协作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重特大案件和涉法涉警案件时新闻媒体的采访应对工作,有效防止涉及公安的负面炒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9、选树公安先进典型。积极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把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推动乌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转化为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精神动力,加大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典型群体。
六、严格队伍管理,提高从优待警工作水平
20、坚持依法从严治警。充分发挥公安政治工作优势,履行政工部门职责,加强
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 工作安排 年度工作计划 财政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党委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计划 医院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工会工作计划 卫生工作计划 建设工作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 环保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统计工作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 行政工作计划 粮食工作计划 劳动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旅游工作计划 司法工作计划 物价工作计划 后勤工作计划 城管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国土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广电工作计划 质监工作计划 医务工作计划 地税工作计划 交通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活动计划 团委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