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按照规模大、覆盖广、层次多、服务全、效果好的工作要求,发挥志愿者工作站职能和社区志愿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3、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新闻宣传、信息宣传工作的影响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1)围绕我街道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举措和成果,做好全街道发展成果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程的报道。(2)围绕街道在“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突出成就,加强重点栏目、重点报道的策划,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影响力。(3)加强对全街道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的对内对外宣传,营造阶段性宣传声势。(4)做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新闻报道,激发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5)加强与市县媒体的联系,拓宽外宣渠道,提高发稿的质量和数量,力争在县级以上主要媒体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稿件,树立我街道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升我街道对外的影响力。
3、强化宣传阵地建设。配合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制作一批具有较好视觉冲击效果、具有宣传、教育、警示意义的文化墙和宣传栏,大力营造浓厚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氛围。
4、强化市民教育培训。引导教育市民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各社区居民参加市民文明学校、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人数要达到本居住区居民的10%以上。
5、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敬老爱亲歌曲传唱”、夏日文化广场、庆祝建国60周年等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文化团队、老年合唱队、戏曲协会、秧歌队等文艺队伍的业务指导,注重特色,打造精品。街道每季度安排一次大型活动,每个社区年开展活动12次以上,社区居民参与率达到50%以上。街道将在一季度组织由各社区参加的文艺节目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优秀节目可参加街道文艺汇报演出。。
6、以完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积极搭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体,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国情、县情、街情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三、以优化机制提高效果为重点,城市管理要有新突破
1、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不断总结、规范、完善、提高、优化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提高运行效果,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一步探索理顺网格信息指挥中心与县职能部门、作业单位、物业公司、各商管协会、驻区单位及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维护街道社会稳定。
2、加强对社会单位的管理,在认真总结车站路南区商户管理协会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街道21个社区全面推广建立商管协会,弥补街道城市网格管理中对社会单位管理的空白。
3、加快推进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抓1—2个业主委员会工作规范运行,逐步建立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机制。
4、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开展“
本文由: www.gwku.net 免费提供 周末、月末清洁日”活动,建立并完善社区环境协商共管机制,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和居民定期对公共场所、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巩固**南大街、**东西大街、沙河早市东西口等重点区域整治成果,启动石桥市场整治工作;开展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小区环境绿化,不断改善社区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