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示范单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等),推动更多的镇(街)、村(社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四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流域生态修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技术,为生态县建设纵深推进做好技术贮备。
2、确保“蓝天行动”顺利实施,如期完成。
“蓝天行动”,是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染整革命”,实现我县治污工作由“治水”向“治气”重大转变重大工程,作为“蓝天行动”的牵头部门,切实做好这次专项整治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并按照“装置到位、安装规范、净化达标”的要求,强化监督,健全两项制度,即定型机废气治理单位准入、验收管理及政策考核兑现制度;检查督促、服务指导制度。实现三大目标,即重点投诉企业整治率100%,主要道路干线两边,居民区周围100%,总体完成率85%,确保整治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3、深化“811”环境污染整治。
今年是三年“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关键之年,必须继续坚持突出重点,铁腕执法,采用关停、重罚、赔偿、追缴排污费等措施,形成高压严管态势,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234):健全一项机制,即定期排查,挂牌督办,限期解决,消除隐患的机制。严格执行两项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源头管理。监控三个区域,即漓渚江、兰亭江、松坞江;萧绍边界钱清段;萧绍边界安昌区块。开展四次专项行动,即:以印染、喷水织机为重点保护水环境的专项执法行动;以热电、水泥行业为重点净化空气的专项执法行动,以化工企业为重点的确保环境安全的专项执法行动;以为考生创造宁静环境为重点的绿色护考专项执法行动。
4、深化实施循环经济。
按照“梯度推进、产业联动、循环开发”的原则,深化实施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对接、区域循环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新扩建项目,使用或生产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项目,重点印染企业、重点热电企业适时推进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年内有20家以上企业开展审核,切实有效促进企业降低消耗、控制污染、增加效益。二是积极摸索循环经济不同实践。根据《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县《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逐步培育一个循环经济创新示范试验区,完成20家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三是发展节点产业,推进共生链接。在继续重点推进中水回用、淡碱回收等项目和技术的同时,建设**县固体废物焚烧处置项目,引导企业开展碱碱量pta回收、印染厂能源梯级利用等技术,组织力量开展定型机废油回收利用课题攻关。四是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培育和扶持环保产业,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再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等6类技术的攻关和贮备,走出一条符合**实际、自主创新式发展循环经济路子。五是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滨海省级生态示范园区实质性启动有新进展,柯桥经济开发区省级生态工业区规划尽早通过省级确认。
5、提高环保基础能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和放射源失控、核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防范和演练,切实提高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抓紧启动“数字环保”建设。促进环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