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一)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巩固提高普及十五年教育成果。
1.完善“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教育经费预决算制度,完善人民教育基金管理办法,努力缩小校际差距、适当拉开校内差距;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重抓好创重点、评示范、建特色学校的硬件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校网布局。
2.完善中心管理校管理体制。强化“上下联通、左右协调”的职能,着力加强中心管理校对辖区学校的管理与指导力度,健全和推广联片教研、强弱校结对、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为适时推行片区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或组建区域教育集团、学校共同体等)做好准备,以推进片区(区域)统一领导、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师待遇,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设置,实现教育资源有机共享,加快片区教育均衡发展。
3.努力推进薄弱学校转化工程。继续实施区内示范性学校优秀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支教的制度,逐步深化支教内涵。从2009年起,我局将分期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薄弱学校转化工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转化任务;各薄弱学校要制定转化方案和计划,加强内部管理与对外交流,力争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有起色。
4.认真落实省“四项工程”,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教育资助券制度)”、“爱心营养餐”、“食堂宿舍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四项工程”,2009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建立全区中小学贫困生电子档案,对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好救助工作;推进学生宿舍、食堂改造工作,大力加强学生食堂管理;贯彻落实全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加强对现有民工子弟学校的指导,规范民工子弟招生秩序,妥善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做好区内、市内示范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同时,做好对四川省宝兴县、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和新疆和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二)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着力扩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
5.重点办好**中学。加快**中学二期工程建设,争取年内基本完工;继续向全国引进优秀教师和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创建省一级重点中学准备工作。
6.重视提高重点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温十五中校舍扩建工程建设,力争秋季投入使用,为创建省二级重点中学做好准备;支持永强中学创建省三级重点中学。鼓励、督促市重点中学越秀学校和沙城高中继续完善管理、加大投入,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鼓励、督促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曙光综合高中继续完善管理、加大投入,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7.大力支持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坚持以奖促评、以评促建的指导方针,支持、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创建省市级示范性学校或特色学校,确保2所学校通过省市示范性学校评估,一批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中心幼儿园和规范化幼儿园建设,鼓励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民办幼儿园申办示范性学校,促进全区幼儿教育规范化、标准化。继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