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联加快实施“妇女创业创新”
1、妇联搭建巾帼建功平台,激励城镇妇女创一流业绩。加快“巾帼建功”活动开展,完善“巾帼文明岗”的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使“巾帼文明岗”成为行业文明、城市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重要载体。一是继续开展以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主题活动,鼓励妇女参与继续教育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二是继续开展“一岗带数岗”、“岗岗联创”、“岗村联创”等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岗村联动的良好氛围,提高妇女岗位争先创优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城市妇女工作的显著标志,成为激励广大妇女建功成才的有效载体。
2、妇联搭建创业致富平台,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来料加工业,扩大辐射面,帮助更多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与创业。一是利用妇女组织的优势,为企业在农村、社区建立和发展来料加工点牵线搭桥,帮助农村、社区妇女寻找拓展来料加工业务渠道,为经纪人创造共享信息、互助合作的平台。二是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建设,以市场引导为主和行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引导筛选出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的经纪人,在技术培训、宣传动员、市场对接、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她们交流信息、拓展业务、提升管理能力搭建平台;三是通过评选表彰优秀来料加工点和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等载体,激励她们不断创造新业绩。建立一套诚信经纪人或优秀经纪人的评估机制,形成核心竞争力。四是动员更多妇女参与来料加工,特别是关注贫困妇女、移民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妇女的加入,以提高加工技能和水平为手段,加强来料加工人员各类技能与质量意识的培训,打造一支技术全面、熟练、重质量、守信用、较为稳定的加工者队伍。五是积极拓展货源,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省内、外市场,重点发展温州、义乌、金华、宁波等地的客户。不断拓展业务种类,提高加工技能,积极引导各乡镇确立各自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加工基地。改变单纯手工加工为主的格局,建立机器加工点或加工企业,拓展本文来自加工领域,丰富加工种类。
3、妇联搭建城乡共建平台,促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城乡妇女工作互动联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百岗联百村”、“百名女企业家扶百村”、 “百名经纪人带百村”、“百名女干部牵手帮扶百名女村官”活动,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是实现城乡妇女资源的有效对接。组织科技、教育、法律、医疗、文艺等巾帼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二是实现城乡妇女工作的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城乡妇女组织对接的有效方法,引导机关和事业单位妇委会、女企业家协会、女经纪人协会、女法律工作者联谊会等团体会员与农村妇代会结对,传递信息、扶贫帮困、统筹推进。三是实现城乡创建活动的有效对接。全面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三年内建立30个县级、10个市级“巾帼示范村”,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妇女工作示范点。
二、实施“妇女素质提升行动”,优化妇女成长环境,提升妇女整体素质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抓住“三八节”、“母亲节”等节日契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会议、专题讲座、广播报刊等宣传工具和阵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2、加强典型示范。围绕全国第十次妇代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抓好全县城乡各行各业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