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一站式服务、企业建设全方位服务和开工投产后经常性服务体系,落实企业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二、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坚持执政为民,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健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建“*市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推行“*岗位银行”模式,共享区、街道、社区三级岗位信息资源。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和再就业指导力度,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创办经济实体、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帮助“4*0”等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充分发挥社区优势,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抓好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培训。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让失地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贯彻市政府93号令,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化农村社会保险改革,积极妥善地将农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全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5%,力争达70%。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济、医疗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工作;全面推行低保听证制度,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新路子。
不断夯实社会各项事业基础。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幸福梅林梅花研究所”为载体,积极开展梅花品种改良、新技术攻关;增强花卉园艺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建立统一的城乡教育体系,推进“品质*、品质教育”;完善上划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城乡中小学对口帮扶机制,提高上划学校办学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启动天涯石小学一期改扩建工程和龙舟小区配套小学、胜利东路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完成东光实验小学一期改造工程;将*育才中学建成合格的完全高中,进一步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结合全市创建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深化“*品质之旅”活动,打造“*不眠夜”品牌;完善区图书馆、文化馆功能布局,全面恢复文艺辅导、基础借阅和教学活动;完善*体育公园设施,修建10条城乡全民健身路径,举办“*区社区运动会”,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工作。完成区疾控中心建设,健全公共卫生长效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功能,建成1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好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衔接,大力改造、建设农村医疗点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加强社区计生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质生殖保健服务,提高城乡出生人口素质。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市安全生产示范区”成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重点企业档案,完善以辖区楼宇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网格体系,形成关口前置、重心下移、预防为主、各级联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深化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