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文教干部学习机制,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效提高社区文教干部业务能力。
(二)努力提高11位专职文体管理员的专业水平。文体中心、体育俱乐部、社区电子阅览室等是街道文体工作的前沿和窗口,管理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整个街道的文体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要完善与改进现有的年度社区文体教育工作考核细则,开展“学条例、塑形象”实践活动,各社区要督促管理员熟悉有关法规、制度,优化对居民群众的服务态度。
(三)进一步发挥业余文体工作者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文体团队之家制度,加大对团队的指导与扶持的力度。各社区要加快建设文体团队,培育壮大团队队伍。到2010年各社区至少建有5支文体团队(其中特色文体团队1支)。
三、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培育品牌文化。
要在打造“广场文化”、“公园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的品牌过程中,让老百姓得到文化实惠。各社区要更新发展观念,找准社区文化定位,提高文化品位,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一)打造广场文化,奉献文化盛宴。按照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广场文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江委宣〔20*〕10号文件)要求,大力丰富广场活动。一是开展“欢乐文化周”活动。在公园、广场广泛开展团队展示、居民才艺秀、摄影书画展、手工艺展等各类活动,整合活动、集中展示,丰富居民生活,展示文化魅力。二是各社区要广泛开展电影放映及文体活动。各社区每月至少放映1部电影和举办1场文化演出。三是结合区体育创强工作,街道、社区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为奥运造势。同时做好台帐,做好创强迎检的充分准备。
(二)打造公园文化,营造主题氛围。要协助配合有关科室,建好科普长廊、计生园地、法律法规角。通过尽早介入、积极建议,做到科学规划与建设,使各类阵地风格统一、形式互补,渲染社区公园的主题特色。
(三)打造地域文化,彰显*特色。一是深入挖掘“墙文化”,发挥其美化、宣传、育人作用。利用机场路一巷空白的工地围墙,打造以*街巷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百米文化墙”,传承历史文脉。二是深入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街道文化资源调查工作,以达到全面调查、摸清家底、整体保护、发挥作用、传承发展的目的。三是各社区因地制宜,既可以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活动,也可以丰富 “楼道文化”、“电杆文化”、“石文化”等,展现出各社区特有的文化环境品质。
(四)打造社区文化,营造一居一品新风尚。各社区要通过归纳居民结构和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比如培育提升特色文体团队、挖掘包装社区内的奇才能士,创新活动载体,逐步树立、打响社区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