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发生的社会矛盾和民事纠纷的职责,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不得推诿责任、滥用职权。
4.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的新方式、新举措。加强专门监督,要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保证政令畅通。强化社会监督,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
5.深化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和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典型案例评审、案件审理观摩等形式,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及证据的收集、法律的综合运用等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在行政执法部门全面开展“向人民承诺,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放心”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执法工作中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处罚与教育、执法与疏导的关系。
6.强化基层法制建设,奠定依法治镇坚实基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基层各项基础工作,把城乡基层工作纳入依法管理轨道。要把依法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依法治理格局,为依法治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考核、强化责任,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进工作
1.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相结合,做好制度创新工作。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研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问题,积极开展机制和制度创新工作,促进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步伐。
2.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有效且简便易行的评议考核制度,把依法行政纳入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与单位的三个文明建设一同考核,与个人奖惩和晋级晋职挂钩,促使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组织经验交流,加强工作指导。适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重点总结在评议考核、责任追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经验,组织观摩、交流,促进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水平,把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运用行政复议手段化解行政争议
1. 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行政复议申请权。认真贯彻市、区行政复议工作要求,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建立并严格执行行政复议申请权的告知制度,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等合法渠道反映诉求,最大限度地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程序之中。
2. 全面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办案实际需要抓紧配备、充实和调剂行政复议人员。设立便民接待室,为方便老百姓申请行政复议和公开审查行政争议提供方便条件。
3. 发挥行政复议优势,推进依法行政。镇政府要从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把强化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作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把行政复议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