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反腐倡廉学习制度和主要领导带头上廉政党课制度,并将各项教育内容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注意分类分层次,采取理论辅导、正反典型教育、廉政谈话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创新示范教育等多种手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说服力。
5、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在全街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等活动载体,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1)深入开展“双争优”活动,推进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双结对”制度,配合做好机关党员进社区工作,建立“双争优”长效机制,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
(2)利用南京市党员远程服务平台,组织全街8个站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远程服务平台的集体提问活动,重点要使用好市里统一印发的“党员专业志愿者服务平台使用记录簿”。每名党员志愿者每月应在远程服务平台关注答复一个问题;每年应和社区开展一次网络志愿服务互动活动。社区(村)活动覆盖面应达到80%以上。
(3)以时间银行为载体,加强党员志愿服务网络和实体建设,通过区相关业务平台和综合管理体系,构建时间银行网上志愿服务系统。组织号召党员应到所在社区注册成为时间银行会员,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4)使用好江苏省流动党员管理系统,坚持定期上报、实时维护的制度,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在流动党员较多的社区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站,发放流动党员服务卡,建立定向联系制度、每月一次的流动党员活动日制度。
(5)实施“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自主创业”培训工程。强化对失地农民党员的就业培训指导,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针对性地开展转产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6、开展第五届“邻里节”暨第三届“家庭文化展示月”活动。以“礼让互助、友善和睦、邻里和谐为”主题,围绕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开展专题系列活动,体现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营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开展彬彬有礼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党员文明素养。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员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1、健全党员教育各项制度。完善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在街道工委统一领导下,定期召开党员教育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党员教育的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全年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坚持街道工委、各党(总)支部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
坚持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落实机关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的要求,确保教育时间。
坚持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做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为所在单位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