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完善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强对重点部门人才工作的指导协调。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提高各级党政领导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提升技能水平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进程,促进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工作组织人才的培养教育方式。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与项目的融合。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营造重才聚才用才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相关优惠政策,畅通人才队伍之间的流通渠道。
(五)以加强先进性建设为基础,实施“动车组”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三级联创”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0年规划》,按照“规范、巩固、提高”的目标要求,大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强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领导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扎实抓好“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先锋村”、“先进村”创建活动,命名表彰一批“五个好”村党组织。今年,在抓好已达到创建要求的乡村党组织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创建2个“五个好”乡镇党委、2个党建工作“先锋村”、15个党建工作“先进村”、35个以上“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
2、抓住重点,全面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好《*县村干部报酬“三位一体”保障和激励办法(试行)》,逐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办公制度,提高村干部为民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工程”,做好从致富能人中培养选拔治村能人的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争取每个村后备干部达到3-4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认真做好第三批选派干部最后一年的各项工作,着手抓好第四批选派干部的调查摸底等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宣传,继续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促使他们安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村卫生医疗室、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和使用,整合并村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资源,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要的服务中心、民主管理议事中心和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培训中心。抓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加强对发展党员的宏观指导,全面执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消灭二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建立健全党员基本信息库,加强城乡党员的沟通与交流,着力完善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3、突出特色,深化和拓展创新项目。继续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共建”活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工程、县直机关党组织“四卡一册”管理制度、“共产党员户”挂牌和“承诺评星”活动,完善创新项目载体和机制,确保项目成效。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在10个新农村示范村逐步推广“支部+协会(专业经济组织)”工作模式,条件成熟的村成立党总支,在协会、经济组织、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的基层组织框架。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全面推行党员议事会制度。执行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