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指标和考核经营者任职情况。进一步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强分类考核和行业对标,积极探索经济增加值考核,做好业绩考核与绩效评价、薪酬分配、企业领导人员任免的配套和衔接,层层落实经营责任。
三)完善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全面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尽量增加资本性支出,将国有产权收益投入到有前景、高回报的发展项目上,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做贡献。要在企业年终财务决算审计演讲中,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专项说明。
四)强化国资监管的监督机制。明确监事会必需列席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增强监事会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加强当期监督和过程监督,积极探索与股份制改革相适应的监督方式。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产权多元化助推国企改革
不时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进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转让国有产权、利用存量国有资产合资等形式,吸引境内外各类投资者尤其是具有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活力。
二)实施脱钩改制完善监管范围
迅速实施市直机关所办经济实体脱钩改制工作,依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确保国有资产监管到位。采取改组、联合、兼并、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商贸、城建、交通等非工领域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将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国资监管范围。
三)盘活存量资产激发国有经济活力
加快推进企业资本营运,依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一是破产重组一块。抓好局部企业破产工作,着力解决改制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二是回购处置一块。加强前期4个政策类金融债权包、3个商业类金融债权包的处置工作,尽快解冻抵押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降低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时做好下一步金融债权的打包回购工作。三是出售退出一块。加快存续企业重组与资本运作,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实施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四)完善“三项制度”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重点骨干企业要参照上市公司监管,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真正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互相制衡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透明规范、高效地企业运作体系。二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完善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真正建立起人员竞争上岗、职工择优录取、报酬绩效挂钩的现代管理制度。三是完善企业经营风险防控制度。积极防范财务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严格工作顺序,杜绝权责不清,随意操作现象的发生,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五)关注民生完善改革保证机制。继续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要求。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处置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基本解决改制企业家属工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安全、医疗安全,实现社会平安全覆盖;积极推进工龄满30年一次性安排职工的弥补政策出台,解决30年工龄内退问题。基本解决职工现有住房的权属问题,力争现有住房产权明晰,证照齐全;积极推进改制企业住宅区物业管理社会化,实现自收自支,业主自治共管;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完全实现企业、社区权责明晰,职能明确,服务完备。
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大力关心机关干部的培养生长。通过挂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