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的肯定选择。市国有企业多数仍处于激进产业领域,转变发展方式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肯定选择。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发展的问题仍比较普遍。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创新型、低碳型发展道路,国有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1尽快壮大企业规模。通过实施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开展资本营运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提升产值。
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衔接,促进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向新兴产业,新型领域和产业链的上游及高端产品领域进行扩张渗透。引导和激励出资企业建立和实施卓越质量管理经营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3努力节能降耗。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这已是世界性的潮流,肯定趋势,必需引起国有企业的高度重视。各企业一定要把节能降耗当作企业项目建设的大事来抓。
始终注意全面地提高企业的精细化水平,各企业要密切关注和掌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掌握市场脉搏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炼好内功,夯实基础,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才干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一)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
严格区分国资监管机构的履行出资人呈现的监管与有关行业部门的行业规范、市场监督等社会公共监管。进一步明确与有关部门在企业领导人管理、财务监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与执行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分工,细化与政府有关部门职能的分工与衔接。落实国资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以国家和省有关国资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包括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体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国有出资企业内审内控体系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实行委派监事或财务总监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市场选聘职业经理人工作,建立以组织、国资部门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参与制订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准入制度,出资人选聘制度和董事会考核制度。建立外部董事、监事制度,形成所有权、监督权、经营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相制衡的机制体系。完善出资企业章程管理,健全出资企业章程的起草、审核、批复流程,通过加强章程管理实现对出资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管理。
二)加强国资监管基础工作
1加强产权管理。树立“依法合规、遵循市场机制”产权监管指导思想。指导企业清理整合内部企业,缩短管理链条,减少企业级次,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市场反应的敏感度。二是资产评估方面,不时改进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或备案程序,加强对资产评估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保证作用。三是产权交易方面,制定出台《市产权交易管理暂行方法》修改和完善《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金融债权管理实施方法》等,加强监管,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四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力争市产权交易中心成为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产权型分支机构,不时拓展产权交易范畴,加大和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力争将产权、股权、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涉讼资产、知识产权、文化产权、林权、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开发权等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充分利用市场发展价格、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国有产权交易进场率达到100%不时提高竞价率,平均增值率达到20%以上。五是股权托管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争我市非上市公司股权全部到省股权托管中心托管。
2强化业绩考核。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依托契约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的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