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根据经济户口开展巡查。基层分局网格化监管工作实行两个“半小时”制度,基层分局干部上午上班后半个小时和下午下班前半个小时用来做好完善经济户口认领、建立台帐工作,并填写工作日志。及时、准确、完整地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巡查、奖励等信用信息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使纸质台帐与电子台帐相符。实施“痕迹巡查”采用“活页登记”对经营场所进行“户籍化”管理,依据电子工商业务系统对市场主体自动生成、调整的abcd信用等级,对辖区市场主体推广使用动态“信用等级牌”市场巡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对市场动态的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有效防范了高危行业监管风险。高标准建立高危行业经营户档案,每月一次实地巡查,并及时录入电脑,有效掌控高危企业的经营动态,及时发出警示通知并抄告相关部门,防止了监管风险。
(三)突出监管重点。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力度明显加大
进一步延伸了监管触角,通过细致的网格化巡查。及时查处了隐藏在乡村住宅小区、城郊和偏僻地域的无照经营、黑网吧、制售假冒产品、非法传销等以前难以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3126件(其中大案要案121件)涉案金额9867.37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开展食品平安专项治理。创新食品平安监管方式。开展食品快速检测,现场受理消费投诉。县局推广食品批发户销货单格式(即单据式台帐)工作,逐步实现“管住批发,批零对接,规范零售,方便经营”目标。严把食品流通许可证准入关,共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5033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上海世博会、中博会、亚运会期间,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食品平安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捣毁制售假劣食品窝点4个,查处制售假劣食品案件53起,有效地净化了市的食品市场环境。
2开展“打假保优”专项行动。一是结合年检验照工作清理无照经营行为。查处了美的红牛”等一批利用高科技术语欺骗消费者的案件。三是开展虚假广告专项整治,继续坚持每月巡查制度,认真做好户外广告的登记审查工作,建立广告联席会议制度。立案查处了广告违法案件22件,责令停播违法广告19条次。四是开展维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行动,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6件,有力地打击了侵权行为,维护了注册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
3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整治。加强农资市场全方位监管。共抽检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商品723批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主体2285户,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31件,案值达150.36万元,罚没137.95万元;取缔无照经营36户,受理群众涉农举报投诉案69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4.94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4开展“春风护蕾”百日行动。对网吧经营户重新建立台帐和经济户口。推行属地监管责任制。分局长为监管负责人,网格监管员为监管责任人。加大巡查力度,对中小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以及重点地段、重点时段、重点对象增加巡查次数。实行举报监督制,学校周边及主要社区设立“网吧监管举报牌”400多个,公布举报电话,方便市民向工商部门举报网吧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查处违法经营户25户,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黑网吧”32家,吊销网吧经营证照14家。监测检查互联网媒体网站72家,责令关闭发布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不良广告经营户1家。市局被推荐为全省“春风护蕾”百日行动先进集体。
5开展“迎世博、禁传销”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的经费和人员保证力度。解救传销被害人员122人,抓获传销骨干分子2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