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总体工作部署和省建设厅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发展六大产业、做大做强市本级,围绕创建宜居城市,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这个“世纪大考”依照“新、实、快”要求,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构建和谐城管,不时完善长效管理,努力推动市政公用行业管护作业改革取得新突破,充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守业环境,凝聚系统合力,调动各方因素,共同推进乡村管理事业取得新成就,为实现赶超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年工作的总体目标为“128即:一个力争”力争创建宜居乡村一次申报一次通过;两个营造”营造和谐城管氛围、营造综合执法法制环境;八项重点”努力在推进城管事业、完善长效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实施重点工程、服务经济发展、提高管理效能、增强整体合力、打造和谐城管上实现新发展、体现新作为。
三、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依托创建载体。
1倾力而为再摘“星”举全局之力。做到五个到位”和“两个全面展开”即“人员到位、制度到位、实施方案到位、责任分解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展开、重点整治全面展开”并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工作,使“环境优美度达标,生活廉价度达标、总体评价达标”力争年底通过中国乡村国际协会的审核,使我市正式列为“中国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为中心城再摘一颗“星”
2借力而上促发展。紧紧围绕宜居乡村创建工作这个载体。充分借鉴以往乡村创建工作经验,精心谋划各项活动,调动各部门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再次在全社会强化乡村管理氛围,形成乡村管理合力。通过创立,进一步理顺乡村管理工作关系,明晰乡村管理职能,增加乡村管理投入,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努力建立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乡村管理工作定期协调制度和例会制度。
(二)加强市容整治。
3完善制度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效果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精神。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完善“门前三包”评点制度,探索建立政府、媒体、出租人、经营者四位一体的公共治理结构。出台中心城区环卫清扫保洁质量规范,完善环卫保洁员和监督员目标岗位责任制。加强垃圾收运和余土封闭运输管理,加强对小街小巷环境保洁工作的暗访、督查与通报,加大对各街道乡村管理“以奖代拨”考核力度,提高目标管理的刚性。
4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确立“细节决定成败”理念。管理中严格顺序化、实施规范化、注重细节化,精雕细琢打造环境精品。重点针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夜间市容秩序差、背街小巷卫生差以及农贸(菜)市场周边环境差等问题,分类梳理,界定盲区,明确责任,坚持日常管理与整治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科学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精品推进精细管理,积极开展创建精品路、精品街、精品游园、精品广场活动。继续抓好牛皮癣治理工作;严格行政审批,源头做好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临街建筑物立面的管理工作。
5遏制违法建设。严格依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