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为契机。以好质量、好产品抵御市场风险。一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执法年”活动,重点整治高毒农药和生鲜奶、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等违禁药物。二是大力推行规范化生产。三是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力争在优质稻米、茶叶、莲藕等现有品牌整合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发展农业“三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0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3个。四是加强质量检测。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双层双向”联动的检测体系;落实专人和专项工作经费,培训检测队伍,提高检测能力;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五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强化综合执法和体系执法,形成上下联动的办案机制,依法维护农业生产平安,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第五、坚定有序地推进武汉乡村圈“两型农业”建设。一是抢抓部省共建、厅市共建机遇。制定好“两型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360平方公里试验区内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和项目谋划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快农业融入武汉乡村圈。争取武汉在投资建设快生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含水生蔬菜)种子种苗生产基地;逐项落实与武汉市农科院签署的合作协议,重点落实好甜菜夜蛾和鱼肥项目,实行单项重点突破。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市农业局已经组建了工作专班,积极开展了行动。各县市区农业局都要迅速行动起来,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大力推广节地型、节水型、节药型、节肥型、节时型、节种型、节粮型、节能型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加强农业生态环保执法,加快面源污染治理,支持生态农业示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未雨绸缪地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理念。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二是加强农作物病虫防控,力争病害、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疫情和病虫传入。重点搞好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强化服务。三是推行灾情直报员制度,逐步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防范机制,一旦发生灾情,迅速启动预案,及时有效组织抗灾救灾。
第七、积极主动地开展农业各项服务。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经营性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依托县乡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重点推广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规范化生产等10大类先进实用技术和模式,力争技术入户率达到85%力争单产提高2%利息下降3%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组织和管理,促进专家、厂家、商家和农家“四家”结合。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作物举办一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推进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好“三电合一”项目,促进农产品流通。四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全面完成“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培养计划”等各项工作任务。
第八、扎实有效地推进新村建设。学习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经验。全面完成项目计划任务。重点在整合资金发展户用沼气、大型沼气建设和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取得新的突破。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点在加强项目监管、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劳务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转移任务。
第九、锲而不舍地做好农业项目工作。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农业基础的重大历史机遇。找准方向。二是要尽快行动,争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