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要点 >> 正文
市农业局纲要

遇。

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做好年的农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大气谋事,开放想事,放开干事。紧紧围绕城郊型农业定位,突出品牌、科技、效益、两型农业”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抓板块提升连接,特色农产品抓小板块。加强种子等农资市场管理,加强动植物病虫疫病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控,加强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皮棉总产55万担以上,具体工作目标是全年粮食总产40亿斤以上。油料总产450万担,蔬菜总产60亿斤;农产品质量平安抽检合格率坚持在93%以上,农药质量抽检合格率在88%以上;饲料、兽药质量抽检合格率在95%以上;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各为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搞好以下十项工作。

第一。种植面积最大,产值最高,为农民人均提供的纯收入最稳定。搞好今年的粮食生产,一是要明确目标。全年粮食总产40亿斤以上,全面完成省厅分解下达的粮食增产任务,力争到2020年实现新增5-8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强化措施。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5万亩,压缩冬闲田发展冬种马铃薯10万亩;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主攻单产,力争全市粮食单产提高5公斤以上。三是要着力提高粮食的质量和种粮效益,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品种和保优栽培技术,搞好产销衔接,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四是要落实责任。纳入全省33个国家增粮工程的4个县粮食产量必需较上年增加3%以上。

第二、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板块和畜牧大县创建。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板块和畜牧大县创建的力度。捆绑资金抓板块,引进企业抓板块,成立合作组织抓板块,整合品牌抓板块,农机农艺结合抓板块,落实责任制抓板块,力争新增一批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专业乡镇,新增畜禽养殖小区60个。一是对农业进行再认识。每个县市区要对所辖乡镇逐个逐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依照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板块(特色作物小板块)和畜牧大县发展规划。二是突破行政区域和地域界限,大宗作物抓好板块的提升和连接,重点在已签署合作协议的五县市区优质水稻和孝南、云梦的蔬菜上取得新的突破。特色作物如小香葱、红菜薹、冬枣等抓好小板块基地建设,努力扩大规模。三是板块基地内统一品种,推广规范化生产技术,实行机械化操作,推行订单生产,提高板块效益。国营农场也要以板块建设为抓手,突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垦区农业经济发展。

第三、扎实有效地推进粮棉油优质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全省将在9个作物上举办30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提出抓30个水稻、油菜、花生、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片。切实办好这30个万亩示范片,及时准确掌握农情的可靠依靠,也是争取重大基地项目的效果展示,还是组装集成“双高双节”技术的有效载体,将作为年种植业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要依照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能手的要求,强化技术服务,力争在示范片内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实现100%良种覆盖,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0%病虫专业化防治。

第四、深入耐久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和农资市场整治。要以贯彻《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平安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科技部门重点
       市房地产管理纲要
       医院门诊部年终报告及明年思路
       文化局年终汇报和来年纲要
       税务局工作计划三则
       年度党风廉政构建工作细节
       语言字体研究委员会语言工作要点
       企业公司雨季三防工作要点
       教育部门工作要点
       盲聋哑学院工作要点
     
    主管组织市委副书记就贯彻经济会…
    市民政局领导安全生产会议讲话范…
    立足本职争创一流努力提高统计服…
    报告对指导对台意义重大
    纪念消费者权益日方案
    文艺汇演暨焰火晚会讲话
    整顿和转变工作作风活动方案
    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年终…
    上道路运输拖拉机安全监管意见
    基层农村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意见
    农业发展突破工作要点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意见
    林业局年度工作报告
    林业局督查工作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讲话
    促进设施农业定植进畜工作方
    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计划
    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
    工作要点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