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服务民生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继续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的“四进”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流动宣传小分队,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车”,深入集市、田间地头,入村入户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2、做强做实保障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保障群众享有防震减灾知识的权利、防震减灾成果保安全的权利、知晓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权利、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权利、群测群防成果受保护的权利。一是编印《防震减灾十大招数》、《防震减灾市民应急自救手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二是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保安全工程。积极与建设部门沟通协调,选好试点,开展农村民居地震保安全示范村建设。
3、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一流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站。市地震局网站要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专页,定期更新,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
4、做好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有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对外开放。
5、下半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做好对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的检查、验收。
6、编辑《市防震减灾工作五年回顾》画册和电视片。
五、着力在防震减灾依法行政上求创新发展
严格守法、严格执法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力保障,依法行政是履行防震减灾职责的基本准则。
1、加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各县(市、区)要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认真实施防震减灾“五五”普法规划。
2、严格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执行《市地震局依法行政指南》。用制度规范各自的依法行政行为。
3、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与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把关,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上半年对各县(市、区)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进入审批大厅,项目档案备案情况,次生灾害工程安评工作的落实,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年内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所要积极争取省地震局工程勘查设计院的支持和帮助,联合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步纳入省地震局工程勘查设计院统一管理。
4、举办全市防震减灾系统法律、法规培训班,邀请省、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省地震局有关领导、专家授课,提高全市防震减灾系统依法行政的素质。
六、着力在防震减灾队伍建设上求创新发展
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科技发展、创新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使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增强忧患意识,成绩面前反骄破满,谦虚谨慎,艰苦创业,争创新的业绩。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以制管事、以制管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局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转变服务作风,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各项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2、坚持周绩效评估制,实施追责问效制。建立追责问效跟踪卡,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大考核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