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井等观测手段纳入国家地震安全工程河北省项目观测井网建设和改造。积极争取进入省地震局台网维修中心,得到技术支持和提高服务质量。
4、坚持不懈地做好对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环境和观测设施的保护。把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环境设施的保护纳入当地建设规划。地震观测台站要及时更新保护警示牌,有保护警戒线,有专人看管维护。有关县(市、区)在6月份之前上报有台站保护范围的图纸和当地规划部门批准的文件。并将当地地震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情况上报。
5、坚持不懈地做好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在河北省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办公室领导下,按照城市布局调整,选好探查起点。上半年举办项目开工奠基,年底前活断层项目的初查任务见实效。
6、坚持不懈地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整理备案工作。上半年完成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电子文档,印制正式文本。修订市地震应急预案、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签定各指挥分部“预案”责任状。将市地震局预案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上、下半年各自分别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按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技能专项培训、演练,使依法落实预案成为防震减灾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组织专门班子,指导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提高各级的预案执行力。
7、坚持不懈地做好基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3月份完成代市政府起草的《加强县乡地震应急救援管理的意见》。争取省地震局的技术支持,一季度完成地震应急现场指挥技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共青团组织做好对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逐步形成培训、服务、行动网络化、规范化,加强街道、社区、乡镇、村,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厂矿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争取政府将地震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纳入“三网一员”管理程序。提升学校、企业、商场、医院等特殊行业志愿者队伍对口培训、演练质量。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以裕西公园试点为样板,指导各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步伐。
三、着力在防震减灾科技进步上求创新发展
科技是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科学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震科技人才,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地震科技创新成果。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大会精神,大兴“科技兴局”之风,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积极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人才,重点引进一批社会的科技人才。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院校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大胆破格提拔使用年轻的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的评聘、招录工作。
2、建立健全有效的竞争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大胆进行科技创新。给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交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环境。树立典型,重奖先进。设立局长特别奖,重奖省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
3、充分发挥局青年科技研究小组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头作用。做好科研开发、技术攻关、科技管理等工作,思想上鼓励,财力上倾斜,政策上支持,物力上保障。努力开展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力争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申报省科技成果。
4、举办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科技讲座,聘请国家级地震科技专家、学者,讲授地震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技素质。
四、着力在防震减灾服务民生上求创新发展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要。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