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省局税收管理建设三年规划的“管理提高年”,也是全市国税系统深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开创工作全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管理提高年”这一主题,深化税收管理,强化依法治税,提高队伍素质,优化工作作风,打造和谐国税,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做出积极贡献。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为重点,深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水平
(一)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联动机制的制度化、经常化。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工作协调会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等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各环节的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标准。加强税收分析,进一步明确市、县(区)局分析的范围和重点,整合各部门分析结果,统一信息发布,以参考性和预警性指标为主、任务性指标为辅,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率和高效性。加强纳税评估工作,改进评估方法,规范评估程序,简化评估环节,提高评估效率;全面拓展信息源,引入第三方信息,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评估的精确度;实行分级分类评估和多税种、征退税综合联动评估,避免多头重复评估;加强县(市)区国税局骨干培训工作;健全评估案例库,加强案例分析评比,实现纳税评估工作经验的经常化交流,实现以评促管、以评促查的管理目标。
(二)强化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主管协管和税务分局长、税务所长管户制度。按省局统一部署推行税收管理员平台。强化户籍管理,促进全市纳税信用网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各部门税务登记信息资源指导巡查巡访工作,加强工商、地税登记数据与国税登记数据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漏征漏管。合理配置管理资源,优化组合管理人员。落实特大型企业驻厂组制度。结合个体定额双公开,继续加强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税收管理。抓好个体税收电子定税和建账管理。实施属地管理基础上的行业分类管理,研究制定医药、纺织、化工、装备制造、软件等行业管理办法。加强发票管理,强化发票领购、库存管理及开具使用情况的监控分析。扩大电脑票使用范围,在试点推行的基础上,逐步将范围扩大到货物销售、加工修理等手工发票。
(三)加强流转税管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收购加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利废以及矿产品采选和经营企业税收管理,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或行业性重大案件;落实新修订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一般纳税人认定及后续管理工作;加强“一窗式”管理,确保“一窗式”比对率100%;加强专用发票、“四小票”审核比对和异常票协查,建立专用发票存根联滞留票核查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管理等系统推广工作,确保专用发票稽核系统高质量运行。加强消费税管理,认真落实总局新制定的卷烟、酒类、金银首饰、汽油柴油消费税管理办法;针对消费税政策调整后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进行调研,重点是成品油行业,检查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车购税管理,探讨利用扫描方法取代人工录入的操作方案,有效提高征收质量和工作效率;完善车购税档案资料的管理;规范价格信息采集上报工作,贯彻新的车价信息采集管理办法,抓好新版征收软件运行管理。抓好出口退税管理,强化预警分析,加强征退税工作衔接,抓好省局在我市的出口退税初审管理下放的试点工作。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