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三轮车和人力运营三轮车)上路行驶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的突出问题。
14、探索和实践快速动态应急调度运行机制,实行局长、大队长早晚高峰坐台指挥和上路巡查相结合,切实提高路面管控和勤务协调能力,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
15、与交通部门协商,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大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争取完成95%以上省级督办、100%市级督办路段的治理,力争在我市建成5个以上无危险路段的县区。
16、实现全市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同比“三下降”的总体目标,把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控制在5起以内,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下,坚决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事故;一季度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下降10%以上,全年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下降8%以上;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17、认真执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使交通事故的处理责任量化、认定准确,做到公平正义;继续落实“三位一体”大调解要求,积极化解矛盾,减少上访案件。
18、大力提高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能力。建立健全侦破追逃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交通肇事逃逸协查机制;建立交通肇事逃逸举报网站,广泛搜集线索,加大举报力度,提高逃逸案件的侦破率。
19、巩固车管所等级评定成果,市区车管所在年争得二等车管所的基础上,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全部实现县(市)车管所晋级。
20、加强对县级车驾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健全服务承诺、档案管理、业务退办、内部安全、信息网络管理、业务监督检查等制度;按照《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管理规定》,在全市适量增设驾驶人考试场和考试分场,确保驾驶人质量;建立数字身份证管理制度,实行网上监控,杜绝违法违规办证问题。
21、与农业部门协作,做好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车辆及驾驶人档案的移交接收工作。
22、深化“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宣传教育工程,针对市区和农村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宣教活动,如在市区节假日,农村集市、庙会期间,采取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光盘、举办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宣传。
23、在继续办好《天天说交通》、《交管直播室》等栏目的基础上,密切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媒体的协作,开辟新的公安交管栏目,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倡导群众举报交通违法活动,在电视台、报刊等设立曝光台,进行警示教育。
24、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交通安全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交通安全员机制,充分发挥遍布全市城乡的交通安全员职能作用,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台帐、有考核、有效果。
25、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落实交通安全教育措施,创建一批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完善“学生交通安全记录卡”机制,加强在校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加强与工商部门协作,落实沿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
26、按照省局即将出台的《省交通特勤工作考核办法》,加强特勤大队、中队规范化建设,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提高交通安全警卫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注重科技应用,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27、按照部颁标准,配齐所有民警执勤必须的防护、执法、通信、交通等单警装备,切实保护民警自身安全;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警务通使用率达到90%以上,切实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水平。
28、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