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越秀山体育场等单位)的经营与训练造成较大影响。对此,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举办亚运会的重大意义,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给予坚决支持,也要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出发,以节约为原则解决好训练场地安置,充分挖潜科学安排好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确保训练、工作、学习照常进行。同时,要做好与场馆租赁户的沟通、协调,创建稳定、和谐的局面。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场馆的建设、改造规划,从有利于赛后利用为原则,在对场馆属地的人口、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增减项目,完善规划,避免场馆在亚运会后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三是要培养亚运筹办人才。2010年亚运会的竞赛组织将按国际惯例运作,这意味着参与亚运筹办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作为体育部门,我们将协助亚组委人事部和竞赛部,按照亚运会需求,大力培养以竞赛组织为重点的筹办人才,为确保完成亚运会工作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四是要培养亚运竞技人才。我们将紧扣亚运,创造良好训练、参赛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培养运动员,为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储备更多、更优秀的*籍竞技体育人才。
五是要不断积累办赛经验。大力举办国际体育大赛,拓展国际体育交流,提升*体育工作的国际化水平,为筹办亚运会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六是要营造热烈的亚运文化氛围。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尤其是青少年体育运动开展,举办丰富多彩、遍布全市、常年不断的体育活动,坚持在活动中加强对亚运会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体育意识以及对亚运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努力创建“当好亚运东道主”的热烈氛围。
(五)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法制建设、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保障性工作,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适应创建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人才建设,以一流的人才推进一流的事业;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两手抓,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从政、秉公用权的自觉性。
一是要大力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要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初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体育行政执法体系;继续做好《*市全民健身条例》的立法工作,争取成为市人大*年正式立法项目并早日出台。
二是要加强干部思想和作风建设,树立讲政治、讲和谐的风气。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大、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朱小丹书记关于我市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为顺利实施《*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推行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完善领导班子学习、决策制度,完善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及工作协调制度,在全市体育系统形成求真务实、和谐发展、开拓进取、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
三是要加大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和管理力度,满足体育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抓好对领导干部的考察和选拔任用工作,及时调整和配备基层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实绩考评机制,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培养制度,造就高水平的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体育经营人才三支队伍;提升培训层次、扩大培训效益,着力办好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体育系统领导干部国际赛事组织管理培训班等;加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