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不断、精彩纷呈,市民的体育热情进一步激发、体育意识进一步提高,“迎奥运、办亚运”的体育氛围更加浓厚;为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储备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争取*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有所作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进一步活跃,赛事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抓好承担亚运会竞赛、训练任务的市属场馆的建设、改造,切实保证场馆设施在赛后能为群众服务。按照《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深入抓好由市体育局负责工作部分的推进和落实。
三、具体措施
(一)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落实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现群众体育工作新发展。
一是要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大力提高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开展“百、千、万”宣传活动,印发1万册《科学健身与体质健康指导——迎亚运全民健身科普读物》,刊出1000版健身宣传板报,举办100场健身科学讲座和咨询活动,将健身知识的宣传贯穿于全年群众体育工作,引导市民科学、有效地健身。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结合各类比赛活动,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镇、乡村,大力宣传“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鼓励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经常健身、科学健身的意识。
二是要贯彻落实“惠民66条”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加快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以填补缺口、完善服务为重点,继续从体育彩票公益金拨出2000万元,扶持各区、县级市在社区、乡村建设200条健身路径、230片篮球场、8个全民健身广场(健身苑)等健身设施,推进农民健身工程,其中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专项用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维修和养护。与此同时,总结和巩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国、全省试点学校的工作经验,完善开放的管理制度,会同市有关部门制定开放的收费优惠标准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开放工作。
三是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好横跨四季的元旦万人健步行、春节体育花会、龙腾狮跃闹元宵、端午龙舟竞渡、盛夏横渡珠江、万人健康长跑、金秋万人登山等全市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好以“迎接北京*年奥运会”为主题的多场大型活动,营造“迎奥运、办亚运、强体魄、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今年要着力打造“*国际龙舟邀请赛”品牌,通过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加强沟通、衔接,将赛事纳入全国龙舟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按照国际标准运作,充分利用上级的支持以及*的自然条件、运动基础和人文氛围,提高赛事组织水平,做强做大赛事品牌。同时,要继续对举办*“马拉松”比赛进行可行性研究。
四是要以创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今年要创建国家体育先进社区6个以上,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我们将以此为目标,加强群众体育干部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国民体质监测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举办6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期健身气功培训班,并且大力提高国民体质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着重对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五是要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已超过1万个,其中,体育总会13个,单项体育协会45个,职工文体协会分会(原来的行业体协和地区体协)68个,这是“办体育”的主要力量所在。随着管、办分离的日益推进,体育社团在“办体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将会更加凸现。我们要鼓励体育社团的发展,密切与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