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彩票公益金)省运、城运等五大赛事专项奖励资金和四年800万元农村健身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四年一届的80万元体育突出贡献奖励资金。县(市、区)财政也应配套相应经费,增强对体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的激励。
3、强化创新推动。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使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抓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工作,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分配、运作机制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加快大型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步伐。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资、市场引资、彩票募资、创收增资、基层配资、银行融资等渠道全方位筹集建设和大赛资金,促进体育投资多元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强化科教推动。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兴体”观念,依靠科技出健康、依靠科技出金牌、依靠科技出效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体育科研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体育科研人员,落实体育科研专项经费,购置比较先进的体育科研设施,提高体育科研能力,为科学训练、科学选材、科学管理和科学健身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和设施,加强横向联合,提高我市体育科技水平。加强体育教育,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运动员退役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5、强化政策推动。政策法规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建立体育产业专项扶持基金,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用足、用好*市文化(体育)事业捐赠办法中规定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投资等形式支持公益性体育事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制定并完善产业政策,如税收、财政、信贷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内资,吸引外资,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参股、租赁、组建体育产业集团等形式,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参与投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大竞技激励政策力度,进一步完善训竞管理人员目标考核奖、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奖和教练员的人才输送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第二届(20*-20*年)*市体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6、强化宣传推动。体育宣传是促进体育发展的有效载体。牢固树立大赛靠宣传,健身靠宣传的理念,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围绕重大赛事、重大活动、重大举措,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体育意识。特别是根据“宪法”和“体育法”规定的公民参加体育锻炼权利的意识,使体育就是时尚、体育就是生活、体育就是消费的现代体育观念深入社会、深入人心,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系统内加强中华体育精神的宣传,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文明行业、文明机关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提高体育行业文明素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20*年体育重点工作
20*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之年,体育工作突出一个中心、抓住二个重点、开发三大市场、建设四大设施、加强五大建设。
(一)一个中心:打好第十三届省运动会战役
参赛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20*年的中心任务,要集中一切力量备战和参战省运,确保140枚以上金牌,努力实现“争二保三“的奋斗目标。一是认真制订备战和参赛计划。从早、从实战出发做好参赛的准备工作,制订详细的备战和参赛计划,并在日常训练管理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