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一是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快又好发展,其核心内容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及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科学发展)三个阶段,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将十分有利于社会事业,包括体育事业的加快发展。体是人和本的结合,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必将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全面重视。二是省委作出了建设文化大省、体育强省决定,*市委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专门作出了建设文化大市和体育强市的决定,这些充分表明省委、市委对文化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推动全省、全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省政府今年还将专题召开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并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这为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是20*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随着奥运会举办的临近,体育的社会氛围将越来越浓,全国人民的体育观念也将越来越强,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借奥运会之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走向前列。“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坚持五点五力,实施五项工程,强化六项推动”。
(一)“十一五”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和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在前列的要求,以20*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抓住全民健身这一重点,努力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突破竞技体育这一难点,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强化体育大赛这一亮点,努力扩大*体育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服务业这一经济增长点,努力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这一支撑点,努力提高体育科学管理能力。到“十一五”期末,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等主要指标在国内同类城市位居前列,努力形成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南翼体育赛事中心城市,为建设体育强市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实施“五项工程”,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推进“健身工程”,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健身工程”就是要通过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健身活动建设,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和组织网络建设,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服务。
(1)以开展体育强县(市、区)、强镇(乡)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基层体育运动的发展。按照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强镇(乡)标准和评比办法,巩固首批1个强区、6个强镇的创建经验,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开展特色体育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十一五”期间,力争3个以上县(市、区)和30个以上镇(乡)成为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和体育强镇(乡)。加强农村体育特色村建设,按照二场一室一路径的标准培育建设100个体育特色村。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继续开展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创建活动,力争10个街道(社区)被评为全国或省级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社区)。通过创建全面推进县、镇(街道)体育工作上新水平。
(2)着力做好结合文章,加大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做好与城建、教育、文化的结合,推进基层体育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