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甬籍运动员参赛,在奥运会上创佳绩,为*人民争光。
2、扎实做好省运新周期备战工作。一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针对第十四届省运会竞赛规程的调整,及早调研,深入研究论证,确定下届省运会的金牌目标,并将之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直属训练单位,使各地、各单位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省运新周期备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输送一批优秀苗子。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高训练质量。加大输送的激励力度,提高基层单位和教练员输送的积极性,扩大输送人数,全年向省以上训练单位输送30名以上,扩大*运动员在省以上专业队训练的人数比例,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调整一批业训点。进一步调整完善全市业训布局,发挥县(市)、区办训积极性,夯实县级业训基础。抓好市队县办点的指导和管理,切实提高市队县办点的训练水平。四是举办一批青少年赛事。积极举办全国、省青少年比赛,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各地备战动态。组队参加各类全国、省青少年比赛,以赛促训,检验训练成果。认真组织市青少年、中学生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拉动业余训练。五是完善一批省运政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省运会的目标奖、成绩奖、输送奖、伯乐奖等有关政策措施,调动各地、各单位的训练积极性。
3、不断巩固基地建设成果。一是要积极争取一流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20*年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和中国国际象棋队训练基地已分别落户北仑和鄞州。20*年要主动向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申请,努力将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男子篮球队和国家级棋牌训练基地落户*,到*备战奥运会,推动*的业余训练。二是要抓好一校四基地国家级和省级基地的复评工作。20*年,体校和游泳、重竞技、水上、蹦技四基地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按照四年一评的要求,20*年将对一校四基地进行复评,一校四基地要进一步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正规化办学办训水平,确保复评顺利通过。三是要继续抓好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评选。在全面加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市级训练点建设的基础上,评选1—2个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推动业余训练的正规化建设。
(四)以创强创特为抓手,着力建设三级设施
自20*年开展浙江省体育强县、强镇和市级体育特色村创建以来,我市各地加大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群众体育发展。20*年要进一步抓好大型体育场馆和镇、村级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1、抓好市、县级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市体育竞赛场馆目标定位和布局方案的研究,完善《*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尽快确定*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选址,及早启动市奥体中心万人体育馆前期工作。二是完成中国女排*北仑训练基地建设。基地一期工程在20*年底就将竣工,20*年重点做好二期工程的建设。三是指导县(市)、区做好大型场馆建设。*市网球中心选址鄞州,中心投资1.75亿元,以鄞州为主建设,市财政给予适当资助,已于今年底开工,将在2009年完工,计划建设一个中心球场、二个室内网球馆、16片室外球场共23片网球场地,同时配套一个小型游泳馆和一个会所,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一个网球竞赛、训练、活动和健身场所。慈溪市体育馆和象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抓好施工建设。四是争取启动篮球俱乐部训练基地项目,完成市体育中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