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由团区委承办;“六一儿童节”由区教委、区妇联承办;“七一建党日”由区直机关工委承办;“八一建军节”由区人武部承办;“九九重阳节”由区民政局、区老委办、区老干部局承办。
——体育场、馆每年单独承办市级以上比赛1次以上,承接和协办各种区级体育比赛活动*次以上。
——各体育协会组织每年应举办2—3次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区上举办的体育比赛活动。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坚持开展工间操和课间操。
——积极参加*市两年1次的综合性运动会,参加定期举办的*市农民运动会和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有关体育比赛活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农办、区直机关工委、区人武部、区妇联、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老干部局、区老委办、区残联。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校体育课每周增加到4节,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校运动会,使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并养成经常性锻炼的习惯。坚持办好已经形成届次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充分发挥青少年俱乐部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到20*年要创建2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体育课时总量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配置,2009年,有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建成1个标准塑胶运动场,到20*年,全区学校各种规格的塑胶运动场达到28个。
牵头单位:区教委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体育局
(3)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健全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到20*年建成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1个,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规范国民体质监测手段、程序和标准,科学指导群众健身,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常年性体育指标统计,不断提高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统计局
(4)完善体育社团组织网络体系。加强对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群众体育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带动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民政局
(5)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各中小学校体育老师和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搞好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到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达到15名,农村达到6名。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教委、区文广新局
(6)完善群众体育法规体系。加快群众体育法制化进程,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体育法律法规,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办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司法局
(二)竞技体育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市级运动会战略,突出重点运动项目,大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批能在全国和市级比赛中争金夺牌的优秀运动员。在参加市运会上力争代表团总分、奖牌总数排位于全市前列。区体校每年在训运动员规模保持在500人以上,注册运动员200人以上。
2.行动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