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草案。
三是着力培养尖子,突出人才输送工作。要把选拔、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科学选材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地、不断地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队员。每年要适当增加重点项目的比赛,以发现人才和提高竞技水平。加强与高水平运动队的沟通与联系,千方百计,畅通人才输送渠道,以保证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率与成功率。
四是建立责任机制,不断提高训练实效。要进一步加强业余训练单位的管理,完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投入机制和突出实绩的考核评估奖惩机制,完善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制度。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市体育局在适当的时候,将同各县(市)文体局、市少体校等训练单位鉴定目标管理责任状。少体校也要对每个教练进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做到奖罚分明。
五是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在新上项目时要充分调研论证,避免盲目性,增强实效性;在训练工作中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各类比赛前,要认真调查分析,吃透规则、掌握信息、知已知彼、克“敌”制胜。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我们拟成立调研室,专事研究有关政策规则和策略,了解搜集情报信息,指导对外合作交流。要把与兄弟市和省外地区合作交流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合作交流的工作力度,借助外力,以增强我们的综合竞争实力。
三、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目前,南平市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存在着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体育市场,使体育产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1、推动竞赛表演市场。要打好大武夷这个品牌,利用“双世遗”这个优势,争取承办更多的省以上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会承办、市民参与”的思路,进一步推动体育竞赛社会化进程,积极开发赛事冠名权,体育广告经营权等各类无形资产。
2、开发体育健身市场。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健身市场的路子,鼓励发展健康向上,适合群众健身需求的健身、健美、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武术、跆拳道等项目。市体育中心要积极探索体育健身管理路子,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功能。要结合《福建省体育经营管理条例》的出台,积极推动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发展体育彩票市场。与省体育彩票发行中心紧密配合,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市场的管理和宣传,确保体育彩票销售安全。要对体育彩票发行工作有针对性进行专项宣传,以提高彩票的发行量。
四、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
闽北体育设施滞后是制约南平体育发展“瓶颈”,加快体育场馆建设迫在眉睫。2007年市本级体育场馆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成江南新区500亩体育中心用地的审批、征用工作,确保体育用地。
2、举重馆即可铺设塑胶,要在正月竣工投入冬春训。
3、要抓紧市少体校射击馆和小游泳池改建改造工程,小游泳池要争取在今年五月份前建成投入使用;射击馆务必在年内竣工。
要有计划地扶持帮助县(市)重点项目点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水平。市县两级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兴建和完善一些训练基地。场馆设施建设要认真论证,有长规划短安排,不搞投入浪费。
五、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
努力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理论、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改变以“干”代学,以“体”废“文”的现象,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吸收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