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能、改善学习方式、提高信息素养为工作思路,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创设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氛围,努力培育学校信息技术特色,为创建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打好基础。
2、加强多媒体网络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逐步实现办公现代化,教学网络化。
3、筹建学校网站,充分发挥信息的宣传作用,树立学校的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三、主要工作
1、管理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管理工作,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服务到位。
⑴专人负责师资培训工作,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计划抓紧抓好。
⑵专人负责信息技术特长学生培养工作,把特长学生培养与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培养时间和质量,努力为创办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和生源基础。
⑶专人负责处理工作,调集相关设备和人员,为广大师生的资料处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⑷专人负责校园网建设的技术监督和管理工作,跟紧跟好,切实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⑸完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使用、电教设备的使用和借用制度。规范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
2、信息技术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1)信息资源的建设
本学期将本着科学投入、重点投入、效益投入的原则,设计出既要讲究实用、实效,又要把握发展需要适度超前的方案,使我校的校园网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继续利用宽带网,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不断充实学校内部网站的内容,逐步启用学校网站的网上考试和评价、网上答疑、网上备课和教学等功能模块。通过网络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加强校园办公管理、教学常规和学生常规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
(2)设备的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进一步完善检修制度,各种设备有专人管理,常用设备每周检查一次,并有详细记录,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使设备维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3、教学工作
(1)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上好《信息技术》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为驱动,以实例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搜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技能。
(2)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仍开办初级和中级教师培训班,通过初级培训,使大部分教师能完成编制试卷、统计成绩等工作,学会上网浏览,搜索资料,下载软件;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教师能完成备课、制作课件、撰写论文等工作,初步学会制作个人主页,上传资料。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本学期,我们先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公布学习内容,征求开课时间,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最好的培训计划,尽量保证大家有时间参加学习。
继续抓好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技术系统培训。使大家学会投影仪使用;课件应用及课件编辑。网络技术应用除定期集中培训外,学校为教师提供全天候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