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省、州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扩大内需政策 加强政府投资审计
继续完善和推行《*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实施,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规范建设行为、节约政府投资、提高投资绩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2009年,重点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项目投资民房、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政府投资建设10个项目的跟踪审计。一是关注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揭示违规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产能过剩行业以及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问题,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二是积极与监察、发改、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互通情况,形成合力密切注意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从项目准备、实施资金的投向、拨付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中央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继续做好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资金全程跟踪审计
*“8.20”“8.21”地震发生后,*县审计局按照省、州审计机关的要求,立即部署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应急抢险阶段救灾款物审计已告一段落,通过审计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现审计转入灾后恢复重建款物审计阶段。我局将继续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用于受灾群众。并注重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适时向社会公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情况。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款物审计工作任务,努力实现使党和政府放心,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三)把握积极财政政策,深化财政审计工作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和首要职责。2009年计划开展审计项目22项,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我局将继续以推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制度改革、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贯彻实施为目标,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全面提升*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对预算编制、管理、执行及结果的全过程审计,注重审计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的结合,积极做好“两个报告”,提高报告质量。
(四)紧扣群众根本利益 切实抓好“民生”审计
始终坚持树立“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理念,加大对20*年度养老保险资金审计、奖优免补专项资金审计、粮食直补专项资金审计、新农合专项资金审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审计、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资金审计等民生关注8个项目的审计。通过审计监督,一方面,查处和纠正违规问题,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揭示突出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五)强化权力监督,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以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原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向深入。进一步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域,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今年安排经责审计4项,其中任中审计2项,着重关注领导干部财政财务管理情况,促进加强和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