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行政法律法规,切实保证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同时维护被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深入学习宣传刑法等刑事法律法规,增强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及时发现涉嫌犯罪案件线索的能力,并能准确定性,提高案件移送质量,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四)深入学习宣传机关内部治理制度和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宣传,促进审计机关内部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以审计业务治理、人事任免治理、重大财务工作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审计机关内部治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审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依法办事,既要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严格遵守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五)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将法制宣传教育与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审计机关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规划》的规定,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审计,全面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在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独立开展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财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依法治理,自觉遵守财经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加强与公安、纪检监察、检察、财政、税务、价格、工商行政治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扩大审计成果。
——增强审计机关执法透明度,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完善审计公告办法,逐步规范公告的程序、内容、形式,切实提高公告的质量,确保准确无误;加强和引导审计宣传,把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断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及相关规定,规范审计行为,完善执法责任,强化审计复核、审计业务会议、质量检查、审计听证、行政复议等制度的执行,加强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审计项目重点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得当,程序规范。
(六)坚持法制教育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审计机关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审计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把法制教育与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培育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审计文化;把法制教育与贯彻落实审计机关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和《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为审计机关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七)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审计法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围绕年度宣传要点,确定宣传主题,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外法制宣传,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机关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营造
学法用法的氛围。三、主要对象和要求
既要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法律法规,注重拓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又要围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以全体审计人员、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以及被审计单位为主要宣传教育对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向深入,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对全体审计人员的法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