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突出民生。根据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重点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关注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资金使用情况、五项社保基金和慈善资金审计调查。
㈢突出绩效。在具体项目的安排上,体现审计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有机结合,重点关注政府责任、资金绩效、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审计,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体系。开展银行账户开户情况调查、行政事业单位创建经济实体运行及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
㈣突出政府投资。按照《*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规定,加强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促进规范建设程序,提高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效益。实施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联席会议”作用,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成果的利用。开展“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㈤突出经济责任。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部门领导经济责任“以权定责、以责定评、以评定审”的审计新模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由“问效型”向“问效与问责结合型”转变;继续开展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内审工作,不断从制度上、机制上加以规范和完善,从而建立长效内审工作机制,全力构筑内外兼备的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免疫系统”,并将此工作机制扩大至镇。
㈥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发挥审计的开放性作用,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断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达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㈦充分发挥内审协会功能。深入贯彻落实审计署4号令,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协会平台作用,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强力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的新模式,切实把内部审计工作引领到加快转型与创新创业的发展道路上来,不断推进内审事业的发展。
四、以提升素质为抓手,夯实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础。
㈠继续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建设活动。
不断拓展创建内涵,进一步把文明单位建设与日常审计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激发干部职工热情;进一步促进我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职工素质大提升、文明氛围更浓厚,业务工作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以提高审计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教育为中心,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表扬表彰先进、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人文关怀、创建和谐机关,坚持崇廉敬洁、树立正确荣辱观,不断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㈡提升素质,增强推进审计转型的能力。
以提升素质推进审计转型,以审计转型“倒逼”素质提升,着力“四提升四加强”,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按照外部环境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转型的能力。“四提升”:提升思想素质,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确定审计重点;提升业务素质,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使制约性审计和建设性审计得到配套,发挥警示、预防、查处、促进的作用;提升管理素质,不断提高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以及整合资源的水平;提升队伍素质,不断培训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审计转型在巩固中深化发展、在创新中推进。“四加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