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审计工作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法履行好审计职能。2009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县“保增长、促转型、打基础、求突破”的工作方针,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 “二十字”审计工作方针,扎实开展省厅提出的“提升素质、加快转型年”活动,进一步深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强化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整体推进审计转型,大力提升审计成果及其运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审计工作的整体性、批判性、建设性和预防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履行审计责任,推进审计转型,共促科学发展”为载体,以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党员干部受教育、审计转型有突破、服务大局上水平”为总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构建有利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树立科学的审计观,积极拓展审计领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提升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能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为全县经济保稳促调工作服务。
二、加快审计转型,构筑“免疫系统”功能。
㈠全面推进绩效审计。重点关注政府责任、资金绩效、质量效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审计,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具有*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以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
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进一步扩大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数量;加大考核、交流、评价评比力度;加大技术攻关和培训力度。
㈢加快推进审计转型。 一是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计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投资、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二是积极探索跟踪审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对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项目、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发现预防和抵御各种问题和风险,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突出审计重点,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㈠突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和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根据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关注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注增加有效投入、加强要素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等方面的内容,开展新增政府主导性项目实施情况审计调查、地方储备粮专项审计调查,开展金融危机对地方税收收入及结构影响、对政府负债与土地出让金影响、对就业及社保基金影响的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审计调查,开展农村信用联社经营风险情况审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