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为主,重点关注投入在农业、社保、教育、科技、卫生等关系民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领域的财政资金,总体评价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关系财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为打造滨海新城服务。
(二)重点抓好投资审计。要以绩效审计为主,加强对文化中心、会议中心、拆迁安置房工程等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组织开展对政府重点建设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促进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建设项目联系人制度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加大对建设项目组织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规范组织审计行为,提高投资审计质量,逐步实现从审价向审价和监管并重转变,推进建设项目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努力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和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科学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及时总结经济责任内审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探索审计结果运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作用,切实把审计结果运用到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工作中。
(四)积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以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审计调查针对性强、组织方便、操作可行、投入较少而易见成效的优势,把领导关注、部门关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纳入审计的视野,通过调查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和“一城三地”建设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反映基层单位的困难和建议,从而及时提出审计整改措施和审计建议,以此促进宏观政策措施的落实、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不断扩大审计成果运用。密切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长效机制,根据《*县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督查办法》,加大跟踪督查力度,促进审计决定的执行和审计意见的落实,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加大审计结果的“二次开发”,注重汇总、归纳审计中获取的大量信息和相关情况,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通过报送宏观性、综合性较强的专题材料,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依据。
四、全面改善审计环境,掀起营造审计良好执法氛围的高潮
强化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有效推进,不断加强审计机关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提高审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审计机关文明审计能力和开放度,提高审计公信力,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审计的执行力。
(一)积极开展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专题活动。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系统、认真地总结25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绩,探索审计工作发展规律,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单位争创活动。20*年是我局省级文明单位考核验收之年,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作出的新部署,抓好争先创优,开展“走进新*、看看新发展”、“高举旗帜、创新创业”、“回顾历程、深化转型”、“弘扬奥运精神、构筑特色审计”等主题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在提高审计工作成果上,体现在提高审计队伍文明水平上,体现在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上。
(三)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告,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