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把审计工作融入到“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和“一城三地”建设的发展大局之中,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一城三地”建设中的作用,现提出20*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和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城三地”战略目标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加大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力度,努力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体要求:
㈠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年度的审计项目计划,重点关注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密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安排对社会保障基金、残疾人保障金、科技经费、县城拆迁专项资金、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情况、慈善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县委、县政府有关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维护群众利益,为构建和谐*服务。
㈡关注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预算管理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㈢关注绩效。进一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吕祖善省长关于加快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指示精神,把关注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放到突出的位置。因此,20*年度审计项目原则上要按照绩效审计的理念来开展。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预算外资金、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具体审计项目计划安排
20*年共安排审计项目34个
㈠全省同步审计项目7个
⒈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有关要求,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促进全部政府性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主要目标,以完善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财政审计,推进审计转型,努力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一是按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要求,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收支规模、结构和管理情况,动态对比分析全部政府性资金总量规模增长情况、收支结构及变动情况、结余资金及变动情况,揭露预算内外特别是非预算管理资金收支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非预算管理资金的预算化管理进程,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级支出审计,关注本级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揭示支出中不合法、不合理的因素,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支出进一步符合公共财政目标,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的完整性、正确性,支出中公用经费的真实性、专项经费的政策性、项目资金的必要性及使用的绩效。揭露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隐瞒转移、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部门预算的约束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单位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督。三是以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目标,强化转移支付审计。采取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