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基地;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将文明交通知识教育纳入驾校培训及记满12分驾驶人培训内容,充分利用驾驶员协会、车友会、汽车俱乐部等团体和组织进行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和警备区、武警支队要向机关和部队、武警发出不开特权车、不开霸道车的文明行车倡议,并建立党政机关车辆和军警车辆不文明及违法交通行为抄告制度;公安、城管、安监部门要指导用工单位将守法文明出行作为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纪律的重要内容,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建筑工地开展“交通法规大讲堂”文明交通礼仪大巡讲”等活动;
文明办、公安、司法部门要充分发挥村委会、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司法所的作用,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大宣讲、大教育活动;宣传、公安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交通电视频道、网站、广播、报刊等专业媒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使其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宣传文明交通的主阵地。
(二)缓解道路资源与交通需求矛盾。由规划部门牵头,发改、建设、交通运输、财政、公安等有关部门配合,结合“三年大变样”工作,对道路、停车、交通发展和安全管理等专项规划进行调整、完善,使各项规划更具前瞻性,提高城市交通规划水平,为文明出行创造良好道路通行条件。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财政、公安、城管、建设、园林等有关部门配合,对新建道路和具备条件的道路开辟公交专用车道;有条件的道路上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对公交站点进行调整,全部调整至相距路口100米至150米;科学调整公交线路,合理分配运行公交车辆,均衡交通流量;将公交线路向小区道路延伸,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使居民出门到达公交站台时间不超过8分钟,为文明出行创造良好道路通行条件。
(三)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公安、交通运输和安监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排查治理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隐患,为文明出行创造良好道路通行条件。重点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以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进一步完善路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的设置。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完善道路车速控制和防护设施、施工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农村公路基本安全设施。对一些交通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公路、城市道路等,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智能化交通。财政部门要将交通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实施交通信号区域控制;建设交通、停车引导系统,利用媒体、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布路况、气象、停车泊位等信息;健全交通指挥中心功能,实施“扁平化”指挥,提高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年,建设中山路公安光纤专网及54处监控、12处电子警察、5处卡口、4处交通诱导屏;完成建设二环路公安光纤专网及215处监控、12个卡口、28个路口的电子警察、10处交通诱导屏。省际界和国省道沿途公路执法警区安装设置73处高清智能卡口视频系统。年,再建设60处监控、16处电子警察、6处卡口。年,将再建设60处监控、16处电子警察、6处卡口。
(四)改善静态交通环境。由规划部门牵头,建设、城管、公安等部门配合,严格落实我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办法,严格审批手续和标准。对达不到停车场配建比例的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全市公共配建停车场进行检查,恢复被挪用、停用的停车场;实行招商引资,利用社会资金,中心城区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楼,缓解停车难问题;按照《 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制定我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