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评税等管理办法,通过代征、直征等方式,重点在房屋出租、家庭装修税收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三要做好“物流”文章。青岛具有良好的交通口岸优势,不仅聚集了大量的零散物流税源和外贸税源,也为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要切实加强物流业的税收征管,完善税负警戒线指标,定期开展运输企业的比对分析,不断规范经营行为,真正使现代物流业税收成为地税增收的生力军。四要做好“居民”文章。对在税收上已构成我国居民的自然人或法人,通过国际情报交换等多种途径,掌握“居民”取得的境外支付所得,及时进行控管。同时,继续加强非居民纳税人税收管理,突出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不断加大外国企业承包工程、提供劳务的税收监管力度。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构建科学高效征管体系。创新是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破解税收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税收各项工作始终。
第一,在改革税收征管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快预警式税源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的步伐,3月份扩大试点范围,二季度在全系统推广。通过新模式的推广,一要实现管户理念的转变。要按照预警式税源管理模式的要求,修改完善征管规程,制定管理员工作规范,明确下户数据采集、调查核实的职责范围。管事与管户结合,管理员下户须经审批并统筹安排。搭建管理员工作平台,及时反馈下户结果,并利用分析、管理及考核功能,科学评价管理员工作质效。二要实现预警手段的转变。市局成立税源管理办公室,作为非常设机构,各区(市)局有关科(处)职能相应调整,主要负责税源分析、纳税评估和数据处理。尽快开发市局、基层局两级税源预警系统,完善行业税负、耗能控制、财务分析等指标,深化警戒线分析,不断增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三要实现评估方式的转变。要加强纳税评估与税收分析、税务稽查的业务关联,充分发挥其在强化税收征管和增强稽查选案准确性的作用。深入开展行业典型调查,编制行业纳税评估指南,力争在建筑、餐饮和货运等行业管理上实现突破。
第二,在创新税源控管模式上实现新突破。要在“以房源控税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管理思路,不断完善“以地为基、全程跟踪、分类监控、一体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以地控税”的税源管理新模式。一要摸清地籍信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房管部门地籍调查、土地详查和测绘的电子数据,以及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和税收检查中获取的数据,按区域、分地段,与税源库或纳税人申报的占地面积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核实纳税人实际占用与应税、免税土地面积,查找“漏报地”。二要完善户籍档案。把控管的每宗土地作为管理对象,对纳税人税务登记的户籍进行对应管理。通过比对分析,查找“漏管户”。依托地理信息税收管理系统,建立集电子地图、地类、面积、权属及其他土地调查信息为一体、统一规范的土地税源数据库,实现地籍和户籍信息的覆盖式管理。三是推进税基管理。按照涉税土地的使用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分类。以地为链,深入探讨与“地”有关的税种(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和行业(房地产、建筑业等)的延伸联动管理,提高税源监控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搭建税源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搭建一个以大集中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电子地理地图为载体、以土地信息流为核心、以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土地衍生税源为主要管理对象的“以地控税”管理平台。
第三,在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上实现新突破。要切实转变稽查理念,改进检查方式,加大稽查力度,推进查管互动,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要着力查办大案要案。继续抓好对五市四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