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重特大事故危险源监控措施,以重特大事故危险源单位为重点开展日常巡查,对重点设备、重点使用单位采取分级分类监管,督促健全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强化日常安全监察,加强对学校、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使用不合格锅炉的执法检查,坚决取缔“土锅炉”。按照逢节必查的原则,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类游乐设施、电梯、压力管道、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人员持证上岗率。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生产使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四、直面市场,突出监督,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按照从源头抓产品质量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监管执法机制,努力提高依法把关能力,维护我市经济安全,为广大企业提供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强重点行业质量监管。巩固水泵区域性质量整治成果,严防回潮。对鞋类、空压机、刀量具、轴承、电机、发电机、弧焊变压器、机械配件等列入长效监管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建立重点监管机制,实施质量预警,做到出现问题早发现、发现苗头早控制,防止发生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杜绝出现列入省级预警事件。二是狠抓打假治劣工作。切实履行打假治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针对辖区内制假售假违法活动的特点,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铺开相结合,分工负责与联合行动相结合,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进一步落实以稽查队伍为主、各行政管理科室配合的打假责任制,致力构建预警监控及快速反应机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打假治劣,特别是要以持续开展“六打六保”战役为契机,着重抓好食品、建材、床上用品、3c认证产品、特种设备等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社会舆论关注的产品打假活动。加大大要案查处力度,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完善举报奖励、大要案溯源追及、举报投诉电话值班制度,加强县际打假协作网、名优企业打假协作网、媒体打假协作网的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提高打假治劣震慑力。积极探索创新执法打假理念,除涉及国计民生、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外,对情节轻微、可以责令整改的制假售假行为,以教育帮扶为主,实行“首查不罚”制度。三是改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方式。认真制订并执行各级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国计民生、消费者反映强烈、用于我市大型工程的产品,实施重点监督抽查。加强企业质量档案建设,加快建立以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体系。继续推进以质量指数为核心的区域产品质量分析评价机制,及时向市政府通报质量形势。加强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督促不合格企业切实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五、立足自身,突出规范,全力夯实服务经济的素质保障。以巩固硬实力、增强软实力、提升执行力为目标,以开展“质监创新年”、“队伍建设年”、“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本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素质保障和技术支撑。一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考勤、会议纪律、办公秩序等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法制工作,健全执法文书制作、罚没物品管理等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政务公开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按照省局“金质工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质量管理、标准化、特种设备、检测检定的电子业务系统,探索建立*质监信息网站。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强化政府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要以规范化管理带动节约型机关创建,节支降耗,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委班子的理论素养。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