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技术标准提升”工程,以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为切入点,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标准研究,增强高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标准创新工作。积极组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企业主体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全省“百家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新界、利欧2家企业的试点工作。加强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计量标准的发证和监管工作。组织品牌培育企业贯彻执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对全市中小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在水泵、空压机、汽摩配重点生产领域全面推行《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质量基础管理水平。重点帮扶一批品牌培育企业的计量检测实施室建设,提高企业材料检测、工艺过程控制、安全与环境监测能力。积极引导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和评价规范组织生产,并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二是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标准计量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实施计量节能服务工程,深化能源计量工作,推动节能降耗,逐年降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积极帮助4家年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企业和48家重点用能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组织对医药化工、铸造、皮革、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节能降耗技术服务活动和督查整改工作。三是围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化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工作。以高技术产业和出口支柱产业遭遇的贸易技术壁垒为重点,做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积极做好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应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出口企业采用日本和欧盟相关标准,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四是围绕发展效益农业,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率。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并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手段,大力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名、特、精农副产品。五是围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服务业标准计量工作。组织制订渔家乐服务规范,促进规范发展。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单位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医疗单位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单位的计量保证能力和强制检定工作的自觉性。深化集贸市场监管工作,组织开展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电子计价秤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餐饮业、加油站、“民用三表”、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自选商场和大、中型零售商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专项检查。抓好环境监测、机动车安检、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等机构的证后监管。
三、严格把关,强化监管,切实推进质量平安建设。质量平安建设是质量品牌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结合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履职履责,尽心尽力,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质量平安建设的保障能力,确保全年不出现新的区域性产品质量警情,不出现轰动全省以上且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全市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继续保持平稳上升态势。一是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按照食品加工业整治三年目标任务的要求,以开展“全面准入与治理年”活动为载体,确保整治到位、监管到位。进一步完善巡查、监督抽查、回访、整改等工作制度,通过加大巡查工作和后续的责令整改、验证的力度,持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加强对季节性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监管;运用明查暗访、邀请有关食品专家参加等方式,提高巡查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突出重点品种(高风险食品)、重点项目(食品添加剂)、重点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重点区域(存在质量问题倾向区域),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加大qs认证的取证推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