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准载体,突出亮点,切实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今年是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的关键一年,一定要抓住这一有效载体,把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作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环节来抓,推动我市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一是落实责任,抓好规划实施。进一步强化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市政府将《“品牌*”“十一五”培育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协助市政府正式出台《*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开展创建质量先进镇(街道)活动的通知》。协助市政府抓好镇(街道)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调整完善考核细则,并组织富有成效的督查活动。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调整完善相应的质量品牌建设领导机构和分年度滚动实施计划,务求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质量品牌工作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载体,组织实施好“3·15”、“质量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规划和有关质量品牌激励政策的宣传推动力度,加大对创牌企业先进经验和优质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品牌*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二是明确重点,抓好质量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对我市产品质量稳定性影响很大,重点行业质量对我市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很大,这两者是质量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块状经济明显的特点,要按行业特点出台切实可行的产品质量提升方案,明确提升目标、帮扶计划。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对水泵、空压机两个行业中小型企业的质量提升工作,要确定好提升对象,落实好提升措施,保证好提升效果,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产业档次和水平的上升。在去年质量普查建档的基础上,扩大普查的覆盖面,利用普查成果,对不同类型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提升的措施,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质量攻关、质量改进、降废减损等活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通过努力,至年底要使品牌培育企业和水泵、空压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采标率达85%以上,并全部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管理规范活动;争取列入省级质量赶超项目1个;当年确认的国家级新产品标准转化率达100%;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计量检测控制体系;质量提升行业的中小企业达到计量检测能力确认同比增加10%,质量提升行业都要建立1-2家质量管理示范企业并有质量诚信自律办法。三是扶优扶强,抓好品牌培育。要以品牌培育作为质量提升的突破点,不断创新品牌培育手段,扶持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做强做大,突出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和产品,以品牌效应带动区域质量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针对部分具有创牌基础实力的中小型企业创牌信心不足的现状,加强正面引导,促其做大做强。今年要力争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各3个、台州名牌产品8个、台州市级以上区域名牌、服务名牌各1个。
二、优化服务,夯实基础,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一定要创新和优化标准化、计量服务体系,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标准计量基础管理。加强对企业标准制定、审查和批准发布全过程的指导,加强对备案标准的定期清理,强化企业法人对企业标准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依法按标准组织生产。开展支柱产业重点产品整体标准提升工作,实质性推动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鼓励制定先进的行业协会标准或企业联盟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全省“千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