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建立数据交换、电子订货、供给链治理和商业分析网络治理系统,实现业务协同和电子结算。
6、根据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大力培育网上专业市场。以区域特色经济及有形市场为依托,建立一批跨区域、专业化、有品牌效应的特色行业网站和商品交易网,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特色产品的国内、国际交易市场。
7、加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对外贸易预警、市场运行监控应用系统,推进进出口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加速经贸、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的联网互通,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8、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政府采购。在网上发布政府采购清单,通过网上竞价方式进行招标、投标,逐步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9、根据我省消费水平和特点以及环京津的市场优势,发展个人消费电子商务。优先发展面向年轻知识群体的图书、音像、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电子商务;积极发展无线电子商务;探索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有效方式,如便利店、连锁超市等。
10、积极开拓农村电子商务。组织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充分利用新农村商网开展农村产品网上交易对接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投资建设网上连锁“农家店”;重点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交易市场网络应用,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
(二)加强配套体系建设
1、建设信用体系。健全身份认证信用服务机构,整合相关部门的信用资源,推进资源共享,形成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加快培育信用调查、认证、评估、担保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强化诚信自律引导,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
2、健全安全认证体系。完善安全认证系统为主的电子商务应用安全基础设施,规范密钥、证书和认证机构治理,构建全省统一的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为全省电子商务应用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逐步实现区域、行业安全认证机构之间的交叉认证,提高电子交易信誉和社会认同度。
3、完善在线支付体系。支持全省金融电子化、网络化进程,鼓励开展在线支付业务,协同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范,支持发展银行卡、电子支票等各类电子支付和结算工具,支持金融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应用服务,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在我省健康发展。
4、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完善交通、邮政、通信、海关等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物流配送网络,大力发展具有集成化、全
5、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网络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网上消费服务及相关信息增值服务,并逐步扩大新兴产业规模。
6、建立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引进和推广电子商务先进适用技术,带动相关软硬件产业发展。加强咨询、策划、设计和软件开发企业建设,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体系。
7、建立电子商务安全防护体系。制定符合我省电子商务环境和特点的安全防护治理规范,逐步建立虚拟货币、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服务信息治理与监测体系,防范电子商务各类经营风险。
(三)开展和支持六项重点工程
1、全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省现有网络信息资源,支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服务贸易等行业建立具有公用功能、集约功能,承载各种交易模式并具有良好支撑环境、安全保障及高效便捷服务的电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