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加强标准化农贸市场(“放心菜”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农产品仓储冷链系统和家政服务体系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积极培育汽车、家电、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做好城市(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增强城市商业功能,提升城市消费水平。强化流通市场运行监测,做好城乡消费品市场监测和统计工作,特别是粮、油、肉、蛋、菜等食品价格监测,协调好成品油市场供应和税费改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加大生猪私屠滥宰和“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治理力度,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整顿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做好商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全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
用好用足外贸促进政策,争取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促进外贸持续发展。以实施对东盟国家一般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信贷投放,吸引国内有实力的外向型企业来我州发展,妥善应对经营风险,增强进出口信心,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抓好重点商品、重点县(市)进出口工作,重点搞好企业协调服务,千方百计扩大进出口。坚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培育自主产品和知名品牌出口。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抓好州内具有优势的橡胶、茶叶、果蔬、生物、云麻、竹籐、畜禽和电力等产业出口基地建设,以质取胜,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增强优势产业出口竞争力。大力促进茶叶、果汁、蔬菜、畜牧及渔产品出口,重点抓好“蔬菜换石油”项目,带动勐海蔬菜出口基地建设,为创汇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以东盟市场为导向,巩固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建材、纺织品等出口,做大过境贸易,做强一般贸易,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出口结构和贸易结构。依托州内产业技术优势和周边国家资源优势,大力拓展来料加工,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加强企业进出口资质和关税配额申报管理,抓住当前国际原料价格走低的时机,加大进口配额争取力度,进一步扩大从周边国家进口国内急需的原材料。重点做好橡胶、龙眼干、木材、矿产品、海产品、成品油等大宗商品和境外替代产品返销的进口协调工作,规范进口管理,促进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平衡。加快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抓紧完成磨憨、打洛、勐满(岔河)、曼栋(240)边民互市场建设,用好用足边民互市优惠政策,大力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
(三)稳步推进对外经济合作,积极拓宽发展领域
抓住周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调整经济发展的契机,在巩固扩大老挝、缅甸北部地区替代种植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外经贸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等项目,探索适合我州的“以工程换资源”合作模式,推进合作方式多样化,不断拓宽合作领域,逐步形成各类替代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济合作格局。巩固境外替代种植发展成果,重点抓好替代种植发展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2009年底竣工并通过上级验收。加快推进县(市、区)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理顺各级管理职能,为企业做好境外投资服务工作。建立州级替代企业诚信经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完善替代发展行业自律制度,推进“自我约束、相互监督、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健康发展”机制的建设进程。加强替代发展项目核查管理,抓紧落实替代发展管理制度。用好用足境外投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和替代产品返销指标争取力度,强化各项服务,促进全州境外投资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