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认真研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的有关条款,研究内地与香港产品进出口实行零关税的鼓励政策,制定相应促进我市商品出口的措施,在零售、旅游、仓储、金融、房地产、建筑、特许经营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
3、商品培育在深度上有突破。加大品牌带动力。重点推介以戴卡轮毂、海湾电子、耀华玻璃等一批商品向质量战、品牌战、服务战转变,以质取胜。二是挖掘高科技潜力。重点培育戴卡、山船、山桥为龙头企业,带动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力争明年增长20%。三是狠抓特色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四是抓好外贸基地建设。
(三)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促进外经工作上规模
1、抓好“南非园区建设”,以点带面,形成规模。使园区建设不断由南非向苏东地区、东南亚、南美地区扩展。
2、选择一批我市有实力的建筑队伍组建境外承包联合体,集中财力、人力,到境外去开发资源。
3、突出抓劳务基地建设,尽快争取昌黎基地县、河北远洋海员基地、青龙职教中心劳务培训基地、卫校护士基地早日挂牌,真正形成劳务人员在派出、培训、管理、合法权益的维护一条龙服务。
4、突出抓信息传递,加强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
(四)加强市场运行调控,积极引导消费
1、加快建立健全市场运行调控体系,密切跟踪粮油、肉类、食糖、棉花、煤炭、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变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对租赁、典当、拍卖等特殊行业的管理。
2、以菜篮子食品卫生安全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副食品流通体系,制定出台《菜篮子食品卫生安全实施意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强化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扩大市场准入品种;三是继续开展放心产品达标认证活动,以流通带动生产,示范引导消费;四是强化副食品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
3、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消费环境。在全市开展“让群众放心,让百姓满意”整顿和规范市场行为“春风行动”,通过放心产品展示,专项整治联查,全方位监督等有效手段,实现肉、蛋、菜、奶、酒、成品油、儿童食品、日用化妆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8种商品的放心消费,建立良好的商务信用体系,全面塑造商务行业新形象。
(五)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流通现代化
1、2009年完成2003—2010年社会商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网点布局规划,出台《秦皇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秦皇岛市大型市场网点建设听证办法》,预备实行市场网点建设预审和听证制度。理顺县区级市场管理体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强化项目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2、严格落实《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扶持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重点培育渤海物流公司建设摩尔商城,并积极引导太阳城城市商务中心区建设,提升城市商业设施档次。重点发展超市和连锁经营。继续推行“农改超”(超代农),继续弱化农贸市场功能,完善城市副食品载体,改善城市形象,2009年再抓2家试点。全力推进便利店建设。2009年,发展便利店20家。要抓实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北方物流中心,博纳进出口水果交易中心、昌黎小商品市场、海阳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大厅、汽车配件城汽车内饰市场、旧机动车市场搬迁改造、李姓安装水果市场和北部工业区汽车经营园区等8个重点项目,积极谋划启动奥体中心体育用品及旅游纪念品专业市